万古天成胜琢磨,高高顶上立青螺。
永无飞溜侵凌得,唯有閒云拨触多。
峻影每先迎海日,危形长恐坠潮波。
纵饶蕴玉谁回顾,举世谋身笑卞和。
万古天成胜琢磨,高高顶上立青螺。
永无飞溜侵凌得,唯有閒云拨触多。
峻影每先迎海日,危形长恐坠潮波。
纵饶蕴玉谁回顾,举世谋身笑卞和。
这首诗描绘了大珠山山顶危石的壮丽景象与独特气质。诗人以“万古天成胜琢磨”开篇,赞美大自然造物之神奇,无需人工雕琢。接着,“高高顶上立青螺”一句,形象地将危石比作青螺,凸显其高耸入云的姿态。
“永无飞溜侵凌得,唯有閒云拨触多”,描述了危石屹立不倒,不受外界侵蚀,只有悠闲的白云偶尔来触摸它,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神秘。接下来,“峻影每先迎海日,危形长恐坠潮波”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危石与自然界的互动,它的影子总是最先迎接海上的朝阳,而其险峻的形态似乎时刻警惕着潮水的冲击。
最后,“纵饶蕴玉谁回顾,举世谋身笑卞和”则借用了卞和献玉的故事,表达了危石虽藏有珍贵之玉(暗喻自身价值),却无人识得,最终被世人嘲笑的命运。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不仅描绘了危石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山不让土壤,乃以成其大。
振衣取千仞,斯岩尚无畏。
匪彼高入云,四壁绝攀曳。
磴道无纤埃,松风清石肺。
我想云淙主,孤忠恒自励。
岂必绝官阶,师傅难为俪。
归对此岩居,独立虚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