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三日出游》
《二月三日出游》全文
清 / 林旭   形式: 古风

新春瞥眼二月三,粿耳吃完腹历鹿。

卧闻棚窍风叫鸱,起视墙头云走虪。

抠衣勉后二三子,步出城门里五六。

黄茅白水冰始澌,桅木森森一极目。

风筝百尺拽河干,有似牵船车转轴。

空中闪闪鳞之而,谁知糊纸还缚竹。

淮南鸡犬尚升天,东海鱼龙定游陆。

妄凭噫气上叫号,不畏晴雷下追逐。

青云仰首不自致,托命长绳终娖娽。

高飞未免丈夫惭,何况瞻相多蹙蹙。

徘徊畏雨遂先归,贪恋无风还偃伏。

岂伊身世犹寥廓,坐念冬春客兹局。

窗前高下晒衣裤,室中左右堆箱簏。

青氤梦见草侵阶,春色意生日照屋。

吾妻忆母只叹嗟,我友攻文极彬戫。

笑馀度岁资唐史,未夜先眠烛不摍。

何人邮致水仙栽,无事燂汤日再浴。

遨头风味又若此,藉口无令诟孤独。

冯庵先生亦不出,肯和新诗粲盈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二月三日出游时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开篇“新春瞥眼二月三”,点明时间与地点,春天初至,万物复苏。接着“粿耳吃完腹历鹿”,以吃粿耳这一生活细节,暗示春日的喜悦与满足。随后,“卧闻棚窍风叫鸱,起视墙头云走虪”两句,通过听觉与视觉的描写,展现了春风吹过屋顶、云彩在墙头飘动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抠衣勉后二三子,步出城门里五六”,写出了作者带着孩子们走出城门,探索外面世界的场景,充满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接下来,“黄茅白水冰始澌,桅木森森一极目”,描绘了春天的田野与河流,冰开始融化,桅木在远处耸立,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广阔。

“风筝百尺拽河干,有似牵船车转轴”,通过风筝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放风筝的情景,充满了童趣与欢乐。紧接着,“空中闪闪鳞之而,谁知糊纸还缚竹”,则进一步展示了风筝制作的工艺与艺术,充满了对传统技艺的赞美。

“淮南鸡犬尚升天,东海鱼龙定游陆”,这两句运用神话传说,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接下来,“妄凭噫气上叫号,不畏晴雷下追逐”,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人们追求自由与梦想的勇气与决心。

“青云仰首不自致,托命长绳终娖娽”,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最后,“高飞未免丈夫惭,何况瞻相多蹙蹙”,通过对比,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无奈与焦虑。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出游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织。

作者介绍
林旭

林旭
朝代:清

(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光绪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倡闽学会,又助康有为开保国会。百日维新间,与谭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衔入军机,参与新政。政变起,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轩诗集》。
猜你喜欢

初九夜东岳祠庭中露坐迟淳儿同诸子较艺

片月挂高城,荒祠坐二更。

渐闻天籁发,那有夜珠明。

静柝依寒漏,疏钟送远声。

露深檐瓦白,清冷不胜情。

(0)

立春前雪应制

天惟玄德感,帝念小民依。

送腊能呈瑞,先春果应祈。

两仪浑并色,万有倏交辉。

欲继周文咏,还轻郢曲稀。

(0)

山行

山路登攀倦,乡园何处边。

迷津岐路口,立马乱峰巅。

白发双亲远,黄河一线悬。

俯看鸿雁影,难寄益门篇。

(0)

舟次白沙驿

长安何处所,孤棹发闽关。

白拥沙边驿,青回江上山。

风涛添别泪,村酒破愁颜。

羡尔溪中鸟,閒云共往还。

(0)

江景

昔经涑湖水,今忆武昌游。

万艇云中下,三江天际流。

渔歌莲叶浦,雁度夕阳楼。

应笑浮名客,劳劳何日休。

(0)

襄阳即事

断岸移沙觜,江城倚汉滨。

山光馀照日,花艳正逢春。

胜地登临遍,东风感慨新。

不知耆旧传,更有姓庞人。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