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不幸落尘网,酒酣耳热发奇想。
安能三绝身擅之,大好心手动倾赏。
果园先生儒雅师,好画兼好书与诗。
检搜当代得二妙,一双幼妇经色丝。
戊申十月岁将晏,我访果园初识面。
扶出琳琅资饱看,昔所未能今则见。
我闻古来文字之初先有画,铸鼎象物出神怪。
仓帝六书首象形,思邈作隶古法坏。
又闻宋元以来没骨之法称绝奇,后来居上信有之。
逸少俗书作鼻祖,二妙同原谁得知。
我生已晚非古处,愿求一精快心虑。
生羡先生并二难,抚此徬皇不忍去。
儒生不幸落尘网,酒酣耳热发奇想。
安能三绝身擅之,大好心手动倾赏。
果园先生儒雅师,好画兼好书与诗。
检搜当代得二妙,一双幼妇经色丝。
戊申十月岁将晏,我访果园初识面。
扶出琳琅资饱看,昔所未能今则见。
我闻古来文字之初先有画,铸鼎象物出神怪。
仓帝六书首象形,思邈作隶古法坏。
又闻宋元以来没骨之法称绝奇,后来居上信有之。
逸少俗书作鼻祖,二妙同原谁得知。
我生已晚非古处,愿求一精快心虑。
生羡先生并二难,抚此徬皇不忍去。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曹家达所作,名为《为郭三蓉汀题二妙册页》。诗中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古代艺术传统的追忆。
诗的开头“儒生不幸落尘网,酒酣耳热发奇想”,描绘了一位儒生在酒后的灵感爆发,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渴望和追求。接着,“安能三绝身擅之,大好心动手倾赏”两句,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对技艺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之情,似乎在感叹自己无法完全掌握这些技艺。
“果园先生儒雅师,好画兼好书与诗”赞扬了名为“果园先生”的艺术家,不仅擅长绘画,还精通书法和诗歌,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儒雅之士。“检搜当代得二妙,一双幼妇经色丝”描述了果园先生收集到了两件杰出的艺术作品,其中一件是描绘了两位年轻女子的作品,色彩丰富,形象生动。
接下来,“戊申十月岁将晏,我访果园初识面”讲述了诗人与果园先生初次相遇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对果园先生的敬仰之情。“扶出琳琅资饱看,昔所未能今则见”表达了诗人对果园先生艺术作品的赞赏,以及对过去未曾见过的优秀作品感到满足和喜悦。
最后,“我闻古来文字之初先有画,铸鼎象物出神怪”提到了文字与绘画的起源,以及古代艺术的独特之处。“仓帝六书首象形,思邈作隶古法坏”引用了古代文字发展的历史,强调了象形文字的重要性。“又闻宋元以来没骨之法称绝奇,后来居上信有之”提到了宋代以来绘画技法的发展,特别是没骨画法的独特魅力。“逸少俗书作鼻祖,二妙同原谁得知”赞美了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并提到这两件作品的共同根源可能不为人知。
整首诗通过描述与果园先生的相遇和对他的艺术作品的赞赏,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古代艺术传统的深刻理解。诗中充满了对艺术创作的向往、对古代艺术成就的敬仰,以及对艺术传承的思考。
宴处重寻旧,淹留怪此身。
是非方背俗,趋向且依仁。
讲论青瑶重,文章白日新。
材谋强训练,机务默经纶。
抱策期宁汉,潜辉岂避秦。
幽扉重藓迹,永巷绝车辚。
奥域争先到,夷途约荐臻。
方从三友益,肯顾一瓢贫。
学以充吾志,思期惠尔民。
如何迷要路,未得泛通津。
虽谓神龙屈,宁惭尺蠖伸。
庙堂方致理,岩穴肯遗人。
自顾蓬蒿迹,终非草莽臣。
伫期携素业,相与奉严宸。
执己清成雪,谋邦锐应斤。
力求三代治,追复在昌辰。
不到狼山已十春,旧题犹覆碧纱尘。
重来风物皆依旧,嬴得衰残老病身。
怜君尽室泛安流,职重官新未白头。
楚老欢迎归旧里,春风留恋过扬州。
逢时肯更嗟庭树,属咏还应上郡楼。
宗党故人乡外少,勤勤书札缓离愁。
杂蕊映南庭,庭中光景媚。
可怜枝上花,早得春风意。
春风复有情,拂幔且开楹。
开楹开碧烟,拂幔拂垂莲。
偏使红花散,飘飏落眼前。
眼前多无况,参差郁可望。
珠绳翡翠帷,绮幕芙蓉帐。
香烟出窗里,落日斜阶上。
日影去迟迟,节华咸在兹。
桃花红若点,柳叶乱如丝。
丝条转暮光,影落暮阴长。
春燕双双舞,春心处处扬。
酒满心聊足,萱枝愁不忘。
洛阳十二门,楼阙似西昆。
暧暧罘罳下,相望隔画垣。
画垣向阿阁,栖凤复栖鸳。
五曹均趋奏,六尚等便烦。
朝炉何馥馥,夜锦有馀温。
日中驱上驷,骧首遍京苑。
晨趋魏公子,夕宿韩王孙。
夙昔今何在,生平弃不论。
譬如菤葹草,心谢叶空存。
谁复三承睫,独念九飞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