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狼山已十春,旧题犹覆碧纱尘。
重来风物皆依旧,嬴得衰残老病身。
不到狼山已十春,旧题犹覆碧纱尘。
重来风物皆依旧,嬴得衰残老病身。
这首宋朝蒋之奇所作的《游狼山寺》,以“不到狼山已十春,旧题犹覆碧纱尘”开篇,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痕迹交织在一起。诗人十年未至,却在狼山寺的壁上,仍能找到自己昔日的题字,覆盖着一层碧绿的纱尘,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往事历历在目。
接着,“重来风物皆依旧”,诗人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眼前的景致与十年前并无二致,自然的轮回与不变之中,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美。然而,“嬴得衰残老病身”,在这样的美景面前,诗人却只能感叹自己的衰老与病痛,岁月不饶人,即便是面对熟悉的环境,也无法挽回时光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显得如此短暂和脆弱,但自然的永恒与不变,又给予人们一种超越个体局限的宽慰与力量。诗人的情感细腻而深沉,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自然美的赞叹。
军垒近仙山,麻源第三谷。
灵运诗亦存,鲁公记可读。
幸时无寇攘,闲日望云木。
傥见西王母,白麟如白鹿。
来寻鸟爪人,神光生石屋。
无念痒背搔,还恐罹怒扑。
学道我未成,鍊气不饱腹。
安得羽翼生,下上同黄鹄。
送君想君游,星斗坛边竹。
比从江南来,又从江南去。
孤舟随雁群,晚泊定何处。
霜橙可为齑,冰鲙思下箸。
此兴吾不知,薄言聊所慕。
五月江南行,南风江恶溯。
乘潮虽有信,不过湓城去。
船经香炉峰,峰前须暂住。
三年少尹劳,始得看瀑布。
到官未必闲,举察忧财赋。
回思庐山傍,尘土已生虑。
尚存滕王阁,无忘一登顾。
六月畏岭险,乃陟川程迂。
遥看云中雁,不乱江上凫。
鱼网离飞鸿,我邑望何殊。
鳞方怀其剖,鸟反值以刳。
为言等王民,岂限楚与吴。
是维见恋慕,作诗赠路隅。
终南下临长安城,峻栏高槛黄金嬴。
嵩山亦近洛阳陌,鲜车怒马一日程。
大梁平广匝千里,不见云峰来眼底。
其间自有高趣人,扫室呼工岩壑启。
初疑巨灵勇擘华,不比将军能聚米。
暗雨轻烟满室中,尘事如脂一朝洗。
又将馀力作脩竹,石上数茎风撼玉。
叶斜枝亚寒声尽,节老根狞生意足。
何须践苔眠绿阴,然后始为嵇阮公。
三贤歌咏已见意,舞女不须频整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