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台畔气凄清,一叶西风荡桨轻。
秋水亦如天上坐,好山浑似镜中行。
蓼花烟外杨孚宅,榕树阴边陆贾城。
江渚夜来铙吹罢,船头坐看月轮生。
海珠台畔气凄清,一叶西风荡桨轻。
秋水亦如天上坐,好山浑似镜中行。
蓼花烟外杨孚宅,榕树阴边陆贾城。
江渚夜来铙吹罢,船头坐看月轮生。
这首清代诗人徐灏的《同陈兰甫花埭泛舟》描绘了一幅秋日泛舟珠江的画面。首句“海珠台畔气凄清”渲染了清冷的气氛,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出游时的宁静心境。"一叶西风荡桨轻"写出了轻舟在微风中悠然前行的场景,展现了秋天的闲适。
"秋水亦如天上坐"运用比喻,将秋水比作天空,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惊叹和内心的澄明。"好山浑似镜中行"进一步以镜湖般的水面映照出山峦的倒影,形象地描绘了山水相映的美景。
"蓼花烟外杨孚宅,榕树阴边陆贾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如远处的杨孚宅和近旁的陆贾城,增添了历史的韵味,展现出广州特有的地理风貌。
最后,“江渚夜来铙吹罢,船头坐看月轮生”描绘了夜晚的宁静,铙鼓声已停歇,只剩下月升江面的景象,诗人静坐船头,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诗意,给人留下余韵无穷的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泛舟珠江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山转龙泓一径深,岚烟吹润扑衣巾。
松萝掩映似无路,猿鸟往来如有人。
讲石尚存天宝字,御梅尝识建炎春。
城中遮日空西望,自与长安隔两尘。
壮东南形胜,淮吐浪、海吞潮。
记此日江都,锦帆巡幸,汴水迢遥。
迷楼故应不见,琼花、底事也香消。
兴废几更王霸,是非总付渔樵。谁能十万更缠腰。
鹤驭尽飘飘。正绣陌珠帘,红灯闹影,三五良宵。
春风竹西亭上,拌淋漓、一醉解金貂。
二十四桥明月,玉人何处吹箫。
决烈修真,殷勤办道,万缘识破皆空。
太虚鼎内,默默养和冲。
一颗灵珠灿烂,光辉似、月射千峰。
长春景,五云台上,芝草吐香风。
这些微妙理,有缘端的,千里相逢。
纤尘不染,清净是真功。
日用头头不昧,超生灭、法界难笼。
还能此,逍遥自在,处处是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