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殿久沾恩,东归过海门。
浮荣知是梦,轻别肯销魂。
明发先晨鸟,寒栖入暝猿。
蕺山如重到,应老旧云根。
紫殿久沾恩,东归过海门。
浮荣知是梦,轻别肯销魂。
明发先晨鸟,寒栖入暝猿。
蕺山如重到,应老旧云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名为《送广利大师东归》。从这短短的八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佛法修行的尊崇。
“紫殿久沾恩”,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通过“紫殿”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神圣不可侵犯的敬畏之情。这里所谓的“恩”,不仅仅是指人间的恩惠,更蕴含着对佛法深刻理解和修行的虔诚。
“东归过海门”则描绘出广利大师返回东土、重返故里的场景。海作为古代中国文化中的一道自然边界,这里象征着远离尘世的精神旅程,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
“浮荣知是梦,轻别肯销魂”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面对分别时那种无牵无挂的心境。这里的“浮荣”指的是短暂而虚幻的荣耀和地位,而“轻别”则体现出一种超脱物外、达观自然的生活智慧。
接下来的两句“明发先晨鸟,寒栖入暝猿”,以清晨的鸟鸣和夜晚的猿啼为喻,描绘了一种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轮回,这里诗人可能是在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自己内心的寂寞与期待。
最后,“蕺山如重到,应老旧云根”,则是诗人在表达对广利大师修行之地——蕺山的向往和赞美。这里“重到”可能指的是深入山中,而“应老”则暗示了对那片古老土地的依恋以及对友人的怀念。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与祝愿,以及对佛法修行的尊崇和向往。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情感的铺陈,诗人成功地将内心的情愫转化为文字,使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超越尘世、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钿云蟠蟠牙比鱼,孔雀翅尾蛟龙须。
漳宫旧样博山炉,楚娇捧笑开芙蕖。
八蚕茧绵小分炷,兽燄微红隔云母。
白天月泽寒未冰,金虎含秋向东吐。
玉佩呵光铜照昏,帘波日暮冲斜门。
西来欲上茂陵树,柏梁已失栽桃魂。
露庭月井大红气,轻衫薄细当君意。
蜀殿琼人伴夜深,金銮不问残灯事。
何当巧吹君怀度,襟灰为土填清露。
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
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
鼍吟浦口飞梅雨,竿头酒旗换青苎。
萧骚浪白云差池,黄粉油衫寄郎主。
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菱花白。
眼前便有千里愁,小玉开屏见山色。
禁林艳裔发青阳,春望逍遥出画堂。
雨洗亭皋千亩绿,风吹梅李一园香。
鹤飞不去随青管,鱼跃翻来入綵航。
睿赏欢承天保定,遒文更睹日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