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得吾师继颂声,百篇相爱寄南荆。
卷开锦水霞光烂,吟入峨嵋雪气清。
楚外已甘推绝唱,蜀中谁敢共悬衡。
应怜无可同无本,终向风骚作弟兄。
犹得吾师继颂声,百篇相爱寄南荆。
卷开锦水霞光烂,吟入峨嵋雪气清。
楚外已甘推绝唱,蜀中谁敢共悬衡。
应怜无可同无本,终向风骚作弟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酬西蜀广济大师见寄》。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厚感情和他对佛学的渴望。
"犹得吾师继颂声,百篇相爱寄南荆。"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其师承的尊敬之情,以及通过诗歌传递的情谊。"吾师" 指的是诗人的精神导师或者是佛学上的师长,而"百篇相爱寄南荆" 则展示了一种深厚的友情,通过诗歌来表达这种情感。
"卷开锦水霞光烂,吟入峨嵋雪气清。"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锦水" 象征着富饶和繁华,而"峨嵋" 则是著名的山脉,常与道教联系在一起。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楚外已甘推绝唱,蜀中谁敢共悬衡。"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已经远离尘嚣,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在状态。在这里,"楚外" 和"蜀中" 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地域,而"绝唱" 和"悬衡" 则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应怜无可同无本,终向风骚作弟兄。"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无法共鸣的孤独之感,以及将这种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的决心。"风骚" 在这里是指那些能够理解和共鸣诗人情怀的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精神导师的情谊表达,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超脱和内心平静的心路历程。
海中曾闻旧丁洲,岭南名胜羡罗浮。
何期崆峒还奇绝,因乱兵□事事幽。
野外已非尘世界,洞中疑是别春秋。
开尊雁影风前度,蹑峤岚光望里收。
飞舄翻云凝皂盖,策驴冲雪满□裘。
岁残我亦浑无赖,愿得追随一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