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高台台上楼,楼前落日满汀洲。
坐来突兀四山出,看去沧浪二水流。
天畔有时疑凤吹,人间无复想龙游。
徘徊惟见残碑在,读罢翛然万古愁。
城上高台台上楼,楼前落日满汀洲。
坐来突兀四山出,看去沧浪二水流。
天畔有时疑凤吹,人间无复想龙游。
徘徊惟见残碑在,读罢翛然万古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苍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深沉的情感。
首句“城上高台台上楼”,以“高台”与“楼”相呼应,勾勒出一座雄伟的建筑矗立于城头之上,为整幅画面奠定了高远的基调。接着,“楼前落日满汀洲”一句,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广阔融合在一起,夕阳洒满河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坐来突兀四山出,看去沧浪二水流”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四面群山拔地而起,仿佛触手可及;而远处的河流则如沧海之水,绵延不绝。这种宏大的自然景观,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暗示了人生的渺小与短暂。
“天畔有时疑凤吹,人间无复想龙游”则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以“凤吹”和“龙游”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美好与自由,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徘徊惟见残碑在,读罢翛然万古愁”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独自徘徊,只见残破的石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读完碑文后,心中涌起的是无尽的哀愁,这份愁绪跨越了千年,穿越了时空,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