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繇来圆更圆,五帝三王治半边。
万古悠悠生对灭,灭中消息与谁传。
大道繇来圆更圆,五帝三王治半边。
万古悠悠生对灭,灭中消息与谁传。
这首诗《偶书(其四)》由明代诗人何吾驺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宇宙间永恒与变化的辩证关系。
首句“大道繇来圆更圆”,开篇即以“圆”字为喻,象征着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和循环不息的本质。这里的“圆”不仅指物理形态上的圆,更蕴含着宇宙运行的和谐与完整,暗示着自然法则的永恒不变。
次句“五帝三王治半边”,将历史的视角引入,以古代帝王的治世作为参照,意在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治理,虽各有特色,但都围绕着维持秩序、促进文明进步这一核心目标。此处“半边”之说,或许暗含着对历史发展不平衡性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第三句“万古悠悠生对灭”,将时间的长河展开,强调生命与存在的无尽轮回。无论是生物的生长与死亡,还是文明的兴起与衰落,都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不断上演。这句诗揭示了生命与宇宙间普遍的对立统一关系,即生与死、兴与衰的相互依存。
最后一句“灭中消息与谁传”,则将思考引向深层的哲学问题。在生命的消亡之中,蕴含着新的开始与信息的传递。这不仅是自然界生命循环的体现,也是文化、知识、精神传承的象征。诗人在此提出疑问,即在生命的终结之后,如何确保知识与智慧得以延续,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历史、生命等宏观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宇宙真理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求。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馀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