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奴夭矫二十里,大似盘龙趋桂林。
中人薄暑遽如许,觅树依凉无好阴。
木奴夭矫二十里,大似盘龙趋桂林。
中人薄暑遽如许,觅树依凉无好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壮观的林木景象,"木奴夭矫二十里"生动地刻画了树木高大挺拔,绵延二十里,如同一条巨龙蜿蜒于桂林般的山水之间。"大似盘龙趋桂林"运用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树木的气势和动态感。
接着,诗人感慨"中人薄暑遽如许",意思是说即使是普通人,在这炎热的夏日里也感到暑气逼人。他表达了对清凉环境的渴望,"觅树依凉无好阴",希望能找到一片浓荫避暑,但似乎并未找到理想的阴凉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感受,传达出对夏日清凉的向往,同时也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
太白山人声价高,杰才敏思如涌涛。
水怪山精入驯扰,鱼龙攫立熊罴号。
剑佩玉阶三尺地,白首风尘还作吏。
阵前老将旧衙官,阶下诸儿还庙器。
丹成九返瞳微方,赤松辟谷游所将。
百药耆英最高寿,老泉父子尤文章。
江北江南一浮梗,半月东邻天借幸。
乞来骸骨竟何如,梦魂己过梨关岭。
鹝惜绶,鸾信影。孔雀爱金尾,鸳鸯重莺领。
在世安有秦西巴,狝麑杀孩予亦肯。
俛啄仰顾活须臾,虞罗得女女秃顶。
嘴衔鱼婢不得饫,何异海鹤遇吞竫。
不如清饥学蝉饮露,或饱土壤为蛙黾。
嗟哉象以齿焚千斤躯,拳身得托为女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