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廿八日抵巴里坤》
《廿八日抵巴里坤》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古风

南山高瞰城,下复裂深谷。

巉岩千丈堞,排齿入山腹。

晴天飞雪霰,即已没车轴。

阴寒中人深,肩背苦瑟缩。

千里留战地,往往鬼夜哭。

年残风益暴,客至裹重幄。

灯火集一城,宵惊烛光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巴里坤的地理环境和氛围,充满了浓厚的边塞气息。诗人以“南山高瞰城”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高峻,俯瞰着下方的城市与深谷,营造出一种雄伟壮阔的景象。接着,“巉岩千丈堞,排齿入山腹”,进一步描绘了山岩的险峻,仿佛排列的牙齿深入山腹,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晴天飞雪霰,即已没车轴”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天气的恶劣,即使在晴朗的天空下,雪花和冰雹也大到足以淹没车轮,突显了环境的严酷。而“阴寒中人深,肩背苦瑟缩”则通过人物的感受,更深层次地表现了这种寒冷的侵袭,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寒气逼人。

“千里留战地,往往鬼夜哭”则将场景扩展到了更广阔的边疆战场,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战争的残酷,夜晚的哭声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悲惨故事。最后,“年残风益暴,客至裹重幄”写出了年末风力的加剧,以及外来的访客在如此恶劣环境下所面临的困难,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艰苦。

“灯火集一城,宵惊烛光绿”则是对城市夜晚景象的描绘,虽然在这样的环境中,灯火依然聚集在城市中,但绿色的烛光似乎在夜晚中显得格外醒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暗示了在艰难环境中人们仍然努力生活的情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之地的独特风貌和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有对历史变迁和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其三

马老知途未舍诸,鸡初离镬翰音舒。

还乡遍喻相如檄,隆养高旋季子舆。

驿路花明迎采韨,庭闱风暖动长裾。

驰驱便道申归省,政效怀安恋敝庐。

(0)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其一

枯株忽荷再生恩,拊畜身存积思繁。

近恋枫宸摅荩悃,遥依萱树释惊魂。

樊笼乍脱期还哺,禄养重欢戒素飧。

三月乡愁烽火遍,万金归信到衡门。

(0)

自况拟古·其三

人生天地间,倏若尘栖草。

恨无大药资,容颜岂长好。

白璧终销毁,青松亦枯槁。

饮酒且放怀,毋为叹衰老。

(0)

和渊上人爱松吟

众木与时谢,孤松自寒色。

深根远莫移,老干益堪惜。

溪南有馀地,尘外颇幽寂。

手种一万枝,心期二千尺。

风云歘交会,雨露浸生息。

他日此盘桓,清阴覆泉石。

(0)

六言·其一

三市六街扮演,五湖四海称扬。

优孟抹朱面孔,偃师傅漆肝肠。

(0)

过郾城读公孙大娘弟子舞剑诗有感,弟子郾城人也

一落书生口,魂香不计年。

须眉元别驾,翻托李娘传。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