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汉无声海月寒,长鲸吸浪洞庭乾。
一声铁笛风云动,人在危楼第几阑。
河汉无声海月寒,长鲸吸浪洞庭乾。
一声铁笛风云动,人在危楼第几阑。
这首诗《小游仙》由元末明初诗人吴惟善所作,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与超凡脱俗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和仙道境界的向往与想象。
首句“河汉无声海月寒”,以“河汉”(银河)与“海月”(大海上的月亮)为背景,营造出一片寂静而寒冷的夜景,河汉无声,海面月光如霜,静谧而神秘,为后续的场景铺垫了基调。
次句“长鲸吸浪洞庭乾”,“长鲸”是古代传说中的巨大生物,这里象征着一种力量或非凡的存在。“吸浪”则展现出其吞吐波涛的壮观景象,“洞庭乾”则是指洞庭湖水干涸,这里运用夸张手法,强调了长鲸力量之大,足以撼动自然界的平衡。
第三句“一声铁笛风云动”,“铁笛”通常与道士或仙人相关联,暗示着某种超凡的力量或声音。这一声“铁笛”吹响,不仅震动了云层,也触动了风,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充满活力与变化的景象,预示着某种不平凡事件的发生。
最后一句“人在危楼第几阑”,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一个高处的观景点,暗示着诗人或某位仙人正站在某个高楼上,俯瞰着这一切。这里的“危楼”不仅指物理上的高度,更象征着精神上的超越与洞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真理和超凡境界的追求与理解。
整体而言,《小游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宏伟又神秘的自然与超自然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深刻感悟和对仙道境界的向往,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哲学思考。
富贵有何好,祇以劳其形。
吾居在山林,四体常安宁。
寒缉沼中荷,饥斸松下苓。
苍苔没幽径,白云度疏棂。
明月石上看,清风枕间听。
灭惑生智焰,破尘出空经。
真如寐而寤,亦若醉而醒。
此外非吾事,视之等浮萍。
誓不出篱户,期以终颓龄。
君如不吾信,重当问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