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角下斜阳。雨又鸣廊。侍儿撑出夹衣裳。
置却怕寒添怕暖,几费商量。金鸭罢焚香。
卸了残妆。百无聊赖倚银床。
不信炎天更漏促,梦短宵长。
檐角下斜阳。雨又鸣廊。侍儿撑出夹衣裳。
置却怕寒添怕暖,几费商量。金鸭罢焚香。
卸了残妆。百无聊赖倚银床。
不信炎天更漏促,梦短宵长。
这首《卖花声·夏闺》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聂树楷所作,描绘了一幅夏日闺中女子的生活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檐角下斜阳,雨又鸣廊",展现了傍晚时分,雨滴敲击屋檐和回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侍儿撑出夹衣裳"一句,写出了侍女为女子换上轻薄的夹衣,暗示天气转凉,女子对气温变化的敏感与犹豫,"置却怕寒添怕暖,几费商量"则进一步刻画了她内心的矛盾和娇憨。
"金鸭罢焚香,卸了残妆",描述了女子在夏日午后慵懒地结束了熏香,卸去繁琐的妆容,流露出闲适却又略带落寞的情绪。
最后两句"百无聊赖倚银床,不信炎天更漏促,梦短宵长",女子无所事事,倚靠床榻,感叹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夜晚似乎也格外漫长,梦境短暂,表达了她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时光流逝的微妙感触。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闺中女子的日常生活琐事为切入点,展现了夏日闺怨的细腻情感,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天孙望河鼓,杳眇河西东。
参旗映天梁,欻作秋夕逢。
人生风马牛,未害心期同。
章侯大雅士,抱负难形容。
平生万卷读,会意春冰融。
小迟风云期,未剖琳琅胸。
我顷诵清句,神驰水朝宗。
识面胜闻名,论文得新功。
烱彼如意珠,来自仙者宫。
径作君苗焚,执笔吾热中。
荒学顾何取,目昏鬓已童。
惟应得石友,天用慰涂穷。
铢两作低昂,举世皆此心。
羡君松柏操,不受霜雪侵。
向来车笠誓,岁寒迄能寻。
肮脏吾何取,振拔意弥深。
天才有贤否,宦路岐升沈。
鼎贵听新渥,叠来当好音。
我草贺缄处,碧溪映青林。
祝公小婆娑,未宜轻分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