鹝惜绶,鸾信影。孔雀爱金尾,鸳鸯重莺领。
在世安有秦西巴,狝麑杀孩予亦肯。
俛啄仰顾活须臾,虞罗得女女秃顶。
嘴衔鱼婢不得饫,何异海鹤遇吞竫。
不如清饥学蝉饮露,或饱土壤为蛙黾。
嗟哉象以齿焚千斤躯,拳身得托为女幸。
鹝惜绶,鸾信影。孔雀爱金尾,鸳鸯重莺领。
在世安有秦西巴,狝麑杀孩予亦肯。
俛啄仰顾活须臾,虞罗得女女秃顶。
嘴衔鱼婢不得饫,何异海鹤遇吞竫。
不如清饥学蝉饮露,或饱土壤为蛙黾。
嗟哉象以齿焚千斤躯,拳身得托为女幸。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对生命价值的不同理解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首先,诗中提到的“翡翠”象征着珍贵与美丽,但其命运却充满了悲剧色彩。诗人通过“鹝惜绶,鸾信影。孔雀爱金尾,鸳鸯重莺领”这几句,描绘了各种珍禽异兽对自身独特之处的珍惜与喜爱,以此来映射出翡翠对自身价值的追求。然而,翡翠的命运却与这些珍禽异兽截然不同,它最终被猎人捕获,失去了自由,甚至生命。
接着,“在世安有秦西巴,狝麑杀孩亦肯”这一句,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对生命无辜被剥夺的悲愤。秦西巴是历史上著名的仁慈官员,而狝麑则是《左传》中记载的被猎人杀害的小鹿。诗人通过这两个例子,强调了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的重要性。
“俛啄仰顾活须臾,虞罗得女女秃顶。嘴衔鱼婢不得饫,何异海鹤遇吞竫。”这几句话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翡翠在被捕获后的短暂生存状态,以及它无法满足基本需求的困境,与海鹤遇到吞竫(一种有毒的植物)的情况进行对比,突出了生命在面对外界威胁时的脆弱与无助。
最后,“不如清饥学蝉饮露,或饱土壤为蛙黾。嗟哉象以齿焚千斤躯,拳身得托为女幸。”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翡翠与蝉、蛙、象等动物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生命多样性的赞美,以及对那些因外貌或能力而遭受不公对待的生命的同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象以齿焚千斤躯”的例子,警示人们不要因为外在的特征而忽视内在的价值,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翡翠及其他动物命运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社会公正以及自然和谐的深刻思考。
南楼暂倚,听何人、独向暮云吹笛。
明月空寒千万里,浮遍一天秋色。
姑射山头,瑶台月下,此际凄清绝。
望中见否,驾鲸骑鹤仙客。
遥想当日知音,柯亭妙响,千古真无匹。
吹破平生蕉鹿,梦冷露淋漓独立。
卫尉堂前,睢阳楼上,过眼都陈迹。
把杯笑问,几人辜负今夕。
高枝方袅娜,浅深次第,花魄醉春阴。
今朝登眺处,何事千红万紫不堪寻。
桃蹊李径,春风过、恶劣难禁。
任无情、黄莺杜宇,对此也伤心。浮沉。
燕巢泥上,芳草溪边,却飘零无定。
思往时、影翻帘箔,香满园林。
树头落尽成秋苑,闻花叹、泪落花茵。
衣袂上,有时片片相侵。
笑倚东窗,泥娇成困,半醉海棠初睡。
轻衫暂卸,小簟平铺,更有缕金鸳被。
试问南柯郡中,十二峰头,凭谁分队。
想多情识得,相思征路,寻欢同寐。
我欲趁、星眼朦胧,罗帏深处,摩弄桃腮玉臂。
只愁梦觉,折齿投梭,此际温存无计。
怎奈沾衾汗流,堆枕绿鬟,撩人容易。
莫教他、留恋高唐,还倩啼莺唤起。
玄冥久湿,后土初干,同云飞尽。
赤凤歌回,开炉好试梅花酝。
应有云物堪书,见征鸿成阵。
背负暄和,献金门莫须吝。
日淡风微,几番疑、纱窗春近。
摩霄群鹤,翅双开留馀润。
石燕淋漓归后,一床残缊。
社结乌金,前溪溪路堪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