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园矗层台,宛在江之曲。
何年植琼树,粲粲纷在目。
美人芙蓉裳,超遥处空谷。
时登月中观,玩此枝上玉。
幽芳忽吹来,妙契心自足。
维皇岂虚畀,真意盖有属。
夜阑耿无眠,霜霰天地肃。
寥寥翠禽语,葱昽晓光旭。
芳园矗层台,宛在江之曲。
何年植琼树,粲粲纷在目。
美人芙蓉裳,超遥处空谷。
时登月中观,玩此枝上玉。
幽芳忽吹来,妙契心自足。
维皇岂虚畀,真意盖有属。
夜阑耿无眠,霜霰天地肃。
寥寥翠禽语,葱昽晓光旭。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清香台"的园林,矗立在江湾的拐角处,显得格外雅致。诗人想象着台上的琼树枝繁叶茂,如同明珠般璀璨夺目。美人穿着如芙蓉般的华裳,仿佛在遥远的山谷中独自飘逸。诗人时常在月夜登台,欣赏枝头的玉质花朵,感到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诗人认为这美景并非偶然所赐,而是上天有意为之,寄托了某种真意。深夜里,诗人难以入眠,感受着霜雪带来的寂静和天地的庄重。清晨,只有稀疏的鸟鸣声和微弱的曙光,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美好事物背后深层意义的探寻,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