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楫中流鼓吹频,孤舟无计接芳尘。
请看同泊今宵者,也是前行得意人。
击楫中流鼓吹频,孤舟无计接芳尘。
请看同泊今宵者,也是前行得意人。
这首《舟中偶书》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水上的场景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击楫中流鼓吹频”,以“击楫”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舟行于江河之中,船桨击水,发出阵阵声响,仿佛是鼓乐齐鸣,生动展现了舟行的动态美。同时,“频”字强调了这种声音的频繁与持续,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充满活力的氛围。
次句“孤舟无计接芳尘”,则转为对孤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身处其中的孤独感。在广阔的水域中,孤舟仿佛与世隔绝,无法触及岸上的繁华与芬芳,暗示了诗人可能正经历着某种心灵上的孤独或与外界的隔阂。
后两句“请看同泊今宵者,也是前行得意人”,诗人将目光转向与自己同舟共济的其他船只,以此表达了一种豁达与包容的心态。即使此刻看似孤独,但与他人同行,共同面对风浪,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这里蕴含着对人生旅途上同伴的珍惜,以及对共同面对困难与挑战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舟中偶书》通过对舟行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在面对自然与生活时的独特感悟和哲学思考。诗中既有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也有对同伴与合作的珍视与期待,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