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场领袖失三山,所恨存亡一水间。
独抱玄真归洞府,空余大翮落人寰。
平安两日无书至,恸哭千秋有梦还。
老泪可如冬节涧,只将呜咽当潺湲。
词场领袖失三山,所恨存亡一水间。
独抱玄真归洞府,空余大翮落人寰。
平安两日无书至,恸哭千秋有梦还。
老泪可如冬节涧,只将呜咽当潺湲。
这首明代曹学佺的《挽徐兴公》表达了对故友徐兴公深沉的哀悼之情。首句“词场领袖失三山”,以“词场领袖”比喻徐兴公在文学界的杰出地位,如同失去三座高山般的损失,显示出其重要性。次句“所恨存亡一水间”,表达出诗人对生死隔阂的无奈和悲痛,暗示徐兴公已经离世。
第三句“独抱玄真归洞府”,借用道教典故,将徐兴公的灵魂比作道家仙人玄真子,暗示他已归于永恒的宁静,但诗人内心却无法接受这一事实。第四句“空余大翮落人寰”,以大鸟折翼落凡尘形容徐兴公的去世,给人留下深深的哀伤。
第五、六句“平安两日无书至,恸哭千秋有梦还”,诗人怀念与徐兴公的日常通信,如今只有在梦中才能相见,表达了对逝者无尽的思念。最后两句“老泪可如冬节涧,只将呜咽当潺湲”,以冬日涧水的流淌比拟自己老泪纵横,只能用哽咽的声音来寄托哀思,画面凄凉,情感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失去英才的悲痛。
我为秋浦游,欲访秋浦迹。
及已到此邦,秋浦无处觅。
或云百里间,始见江祖石。
或云江祖石,止在齐山侧。
地形著山川,记载具文籍。
父兄世流传,论且不可覈。
况出形器表,理可俄而测。
所以圣人心,贵在于默识。
不然差毫釐,千里成舛忒。
想今锦鷤鸟,欲见已不得。
试听白猿吟,傥能喧夜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