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其一》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其一》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平生邓夫子,文墨晚相依。

台阁佳声在,湖湘爽气归。

诗誇束笋密,发叹耨苗稀。

勤苦千秋事,川明水孕玑。

(0)
翻译
我一生都仰慕邓夫子,晚年才得以与他的文学才华相伴。
他在朝廷和学府中的声誉犹存,湖湘之地的清新之风也因他而回荡。
他的诗作赞誉竹林繁密,感叹稻田稀疏的农事。
他对学问的勤奋和刻苦,如同千秋之事般深远,清澈的河流孕育着智慧的明珠。
注释
邓夫子:指诗人所仰慕的文学大家。
文墨:指文学才华。
晚相依:晚年时相互依靠、交往。
台阁:朝廷或学府。
佳声:良好的声誉。
湖湘:湖南地区。
爽气:清新之气。
诗誇:诗中赞美。
束笋密:竹林繁密。
发叹:发出感叹。
耨苗稀:稻田稀疏。
勤苦:勤奋刻苦。
千秋事:长久的事迹。
川明:河水清澈。
水孕玑:河水孕育智慧的明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其一)》。诗中,诗人表达了对邓夫子的敬仰之情,称赞他的文采如同台阁中的优美声誉,体现出湖湘地区的清新之气。诗人以“束笋密”和“耨苗稀”来描绘邓夫子的诗歌才华,前者形容其文字精炼丰富,后者则暗指其创作勤奋,感叹其对文学的辛勤耕耘。最后两句,诗人高度评价了邓夫子的勤苦精神,认为他的付出将如川流明亮,孕育出珍贵的文学瑰宝。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邓夫子的文才与人品,展现了诗人对他的敬佩和对文学事业的推崇。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卖花声.本意

小鸟斗啾啾。香梦难留。画楼人起正梳头。

买得一枝红颤颤,晓露微流。一担把春收。

兜的相勾。倚帘不语凝双眸。

插向鬓边还又住,恰为花愁。

(0)

贺新郎.读西寺赵吴兴所书虚照禅师塔铭

屹尔蹲空碧。手摩挲、碑高几丈,大书深勒。

柳骨颜筋争胜外,别有吴兴笔力。

看何似、簪花风格。

人待文传文孰待,待行间、珠玉淋漓墨。

天下宝、应同惜。惊如风雨挥毫夕。

堪想像、银钩铁画,腕随心得。

舍利光明同照耀,一片大千虚白。

曾经几、露痕霜迹。

师弟名声相上下,问今朝、谁拓虚舟碣。

骨朽矣、人犹宅。

(0)

蓦山溪.玉茗楼感旧

重登小阁,芳草残红候。

二十五年前,黯销魂、玉人携手。

暗尘凝壁,憔悴几行诗,君知否。空回首。

风卷斜阳骤。追思如梦,旧事浑难剖。

一去两茫然,怅无端、前生邂逅。

不堪心绪,无语对窗纱,凭阑久。三更后。

月落梨花瘦。

(0)

女冠子

天然色相。不许秋蟾容易、斗新妆。

映雪能分白,寻花不辨霜。

银瓶应细浸,粉蝶莫深藏。折向眉间贴,映鸦黄。

(0)

喜迁莺

来时路,别时人。记起便伤神。长亭一望一回新。

桃李十分春。舞袖闲,歌喉冷。情共水流无尽。

萧萧孤馆隔平津。踏遍化衣尘。

(0)

鹧鸪天

两鬓繁忧渐不禁,镆铘无复作龙吟。

比邻鸡黍知何日,晚岁冰霜共此心。

缣一帧,意千金,中年多感况如今。

悬门弧矢成衰朽,惭负钟期解听琴。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