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铜官最高处》
《至铜官最高处》全文
元 / 周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丹崖翠壁半空浮,秋尽铜官思一游。

何限吴天白云里,心随飞雁到长洲。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砥的《至铜官最高处》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丹崖翠壁半空浮”,以“丹”和“翠”两字分别形容岩石的红润与山壁的青绿,形象地展现了铜官山的自然风貌,仿佛那些色彩斑斓的岩石与苍翠的山壁在半空中漂浮,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次句“秋尽铜官思一游”,点明了季节与诗人的心境。秋天的结束,意味着一年的轮回即将过去,诗人萌生了前往铜官山一探究竟的想法,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第三句“何限吴天白云里”,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空,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广阔与自由。这里的“吴天”不仅指代了江南的天空,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白云则代表了纯净与无垠,与前文的“丹崖翠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最后一句“心随飞雁到长洲”,以“心随飞雁”这一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的心灵如同南飞的大雁一般,穿越云霄,直达心中的理想之地——长洲。这里“长洲”既可理解为实际的地名,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向往的宁静与和谐之境。整句话通过动态的意象,传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佳作。

作者介绍

周砥
朝代:元   字:履道   籍贯:元末平江路吴县

元末平江路吴县人,寓居无锡,字履道。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猜你喜欢

别石篑·其三

一叶随东风,飘泊巳半载。

梯雪度深山,寒气铄孤拐。

三入净寺门,寺僧笑狂騃。

欲得不相讥,除非观自在。

是仙是凡人,请君是挥解。

(0)

追补姚元白市隐园十八咏·其十一洗砚矶

右军洗砚池,池水犹未黑。

借问何以然,为有鱼吞墨。

(0)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其十簪云峰

峰势若簪云,云根何太低。

记得文登路,如绵衬马蹄。

(0)

余与竹溪王大中丞为郢中之别余十二年矣公抚关右值旱魃为虐公竭力祛之民渐回菜色辱遣使问存怃然有怀遂成一律时闰六月之望也

十年郢里追陪后,百二秦关保障中。

分陜古时惟召伯,三城今旦有张公。

云霓疏自忧天切,鸿雁诗偏悯旱工。

岂为土龙方致雨,将无铜雀解鸣风。

即丘东海俱名族,建业长安总旧宫。

无那新秋圆月色,一尊西笑向谁同。

(0)

赠名医盛老

先朝奕叶尚医郎,御史中丞蚤雁行。

时复闭门如泄柳,忽来施药是长桑。

胡姬惯识弦中语,弟子能传肘后方。

见说刀圭如可借,野夫那怕鬓苍浪。

(0)

应襄王教题观囿榭

阳春被天,冠此王圻。吾王不游,民何以怡。

循览灵囿,亦有灵台。灌木崇霄,祥卉覆阶。

白云英英,黄鸟喈喈。育物对时,靡悰不谐。

陋彼田齐,周文是仪。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