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瞻岳返,滹水度桥重。
岸迥全收潦,澌流已柏冬。
柳黄路阴薄,麦绿陇塍封。
遥见佛香阁,疑闻云外钟。
嵩阳瞻岳返,滹水度桥重。
岸迥全收潦,澌流已柏冬。
柳黄路阴薄,麦绿陇塍封。
遥见佛香阁,疑闻云外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渡过滹沱河后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首句“嵩阳瞻岳返”,诗人从嵩山归来,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深深敬仰和对回归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滹水度桥重”则点明了渡河的行动,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延续。
“岸迥全收潦,澌流已柏冬。”这两句描绘了渡河后的景象,远处的岸边在秋水退去后显得更加辽阔,冰冻的水流已经预示着冬天的到来。这里运用了季节变换的意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更替,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哲思。
“柳黄路阴薄,麦绿陇塍封。”进一步描绘了渡河后沿途的景色,黄色的柳树在阴暗中显得更为稀疏,绿色的麦田则在田埂上形成了一道道鲜明的界限。这些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地展现了秋季的田园风光。
最后,“遥见佛香阁,疑闻云外钟。”诗人远眺佛香阁,仿佛听到了云层之外的钟声。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腊雪溶酥,春冰浮玉,素蟾三五才过。
晓来庭户,何事五云多。
尽道九天麟坠,□环佩、袅袅鸣珂。
风标爽、胸中嵬磊,豪气挽天河。
平生,横槊志,指挥夷虏,平定干戈。
看它年功业,还让廉颇。
且对江山难老,金樽满、鲸海翻波。
歌声转,玉人扶处,拚取醉颜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