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多幸枉高轩,示我新诗累百篇。
使者即时还赵璧,梦魂今尚忆钧天。
据鞍马援谁云老,陋巷颜回始是贤。
桂树寒山风景好,近来应更有长编。
昔年多幸枉高轩,示我新诗累百篇。
使者即时还赵璧,梦魂今尚忆钧天。
据鞍马援谁云老,陋巷颜回始是贤。
桂树寒山风景好,近来应更有长编。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觏所作,名为《谢蔡十八丈相示诗卷》。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蔡确(字十八丈)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诗歌才华的赞赏。
“昔年多幸枉高轩”,这里的“昔年”指过去,“枉高轩”则是形容词,意指过分夸张地称赞。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曾经对蔡确的才华给予极高的评价。
“示我新诗累百篇”,诗人提到蔡确展示了大量的新作,这些作品如同山一样高,显示了蔡确的创作力和才华。
“使者即时还赵璧,梦魂今尚忆钧天”,这里“使者”指的是传递信息的人,“赵璧”可能是某个人的名字或者地名,“梦魂”则表达了一种深刻而难以忘怀的记忆。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蔡确诗歌才华的怀念和赞赏,即使是在梦中也无法忘记。
“据鞍马援谁云老,陋巷颜回始是贤”,这里“据鞍”意味着依靠或倾向于,“马援”则是一位历史人物,以忠诚著称。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对蔡确品德的认可和尊敬。
“桂树寒山风景好,近来应更有长编”,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诗人预示着蔡确最近的创作可能更加丰富多彩,“长编”暗指更多的佳作在望。
整首诗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李觏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相互间激励与赞赏的学术氛围。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