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涿鹿道中赋得陌上尘》
《涿鹿道中赋得陌上尘》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每与群动起,氤氲蒲大堤。

随风萦柳絮,碾地扑花泥。

不受文犀辟,相吹野马迷。

明朝御沟近,可似濯缨溪。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涿鹿道中的尘土景象,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首句“每与群动起,氤氲蒲大堤”以群动兴起,氤氲弥漫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氛围。接着“随风萦柳絮,碾地扑花泥”两句,通过柳絮随风飘扬,尘土在地面翻滚,形象地描绘了尘土与风的互动,赋予了尘土以生命力。

“不受文犀辟,相吹野马迷”则进一步深化了尘土的特性,它不受文犀辟除,反而与野马的奔跑相呼应,使得尘土的飞扬更加不可控,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神秘感。最后,“明朝御沟近,可似濯缨溪”两句,将视线拉回现实,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暗示尘土虽无常,但生活依旧继续,给人以希望和宁静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尘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尘埃与风、柳絮、花泥等元素的和谐共存,以及它们在特定环境下的动态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舟泊无锡

九龙山色何媚妩,坐见白云生缕缕。

空蒙散作波上烟,篷窗一夜萧萧雨。

(0)

宿剑关

斜日下荒原,驱车宿剑门。

寒山风落石,残夜虎窥村。

断续京华梦,凄清独客魂。

古来设险地,兴败共谁论?

(0)

七夕

佳时卧病更添愁,枕簟凉生觉早秋。

荩箧尽教尘网遍,三年不上曝衣楼。

(0)

蜀锦曲

蜀锦机长越罗短,绣出鸳鸯春水暖。

姊妹绮年俱遣嫁,空闺寂处兰膏卸。

女贞择对师孟光,依然操作纫兰攘。

藏有天孙五色线,鲜明巧夺云锦章,愿缝尧衣与舜裳。

(0)

经略北军吊战殁诸将佐

虫沙猿鹤总堪哀,持节筹边塞上来。

闻道将军期马革,几人真个裹尸回。

(0)

避风赤壁登苏公亭放歌

今日江头风势苦,黑云从风散为雨。

波声撼塌邾子城,涛头径射白龟渚。

犹似周郎万骑横江来,千艘撇■闻惊雷。

咫尺南北不可辨,际天烟焰纷成堆。

舟子系缆垂杨陌,忽见峭壁镵天地崩坼。

髯苏一去青山闲,老子今朝散轻策。

崔嵬亭子江之滨,壁上二赋犹鲜新。

人间风月不可驻,天上来此闲仙人。

秀骨疏髯脱囹圄,诗不能茹酒不吐。

吹唇沸地群狐狂,遣作江山文字主。

东坡黄桑手自种,废垒蓬蒿耜亲举。

平生食饱爱闲行,涴壁污墙到氓户。

武昌樊口丹枫稠,载酒还作凌云游。

清波白月在人世,素心孤鹤横天浮。

忽忆美人思魏阙,自惊流落天南州。

我拜遗像空山陬,岩桂惨淡枝相樛。

悲风入座髯飕飗,大江茫茫东注愁。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