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坐且勿语,听我醉中吟。
池塘春草未歇,高树变鸣禽。
鸿雁初飞江上,蟋蟀还来床下,时序百年心。
谁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欢多少,歌长短,酒浅深。
而今已不如昔,后定不如今。
闲处直须行乐,良夜更教秉烛,高会惜分阴。
白发短如许,黄菊倩谁簪。
四坐且勿语,听我醉中吟。
池塘春草未歇,高树变鸣禽。
鸿雁初飞江上,蟋蟀还来床下,时序百年心。
谁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欢多少,歌长短,酒浅深。
而今已不如昔,后定不如今。
闲处直须行乐,良夜更教秉烛,高会惜分阴。
白发短如许,黄菊倩谁簪。
这首《水调歌头·其四》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醉中抒怀之作。开篇以“四坐且勿语,听我醉中吟”起,展现出词人在宴席之上借酒浇愁,欲以醉言表达内心情感的画面。接着,“池塘春草未歇,高树变鸣禽”描绘了春天景色,暗示时光流转,引发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鸿雁初飞江上,蟋蟀还来床下”两句,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寓言人事变迁,鸿雁南飞象征着离别与远行,而秋虫鸣叫则象征着时光荏苒。词人感慨“时序百年心”,流露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深忧虑。
“谁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表达了词人对山水的喜爱和寄情于自然的超脱态度,认为山水间自有清音,无需世俗琐事烦扰。接下来,词人感叹欢乐不再如往昔,对未来也抱持悲观态度:“而今已不如昔,后定不如今”。
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提出“闲处直须行乐,良夜更教秉烛”,主张及时行乐,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最后,“白发短如许,黄菊倩谁簪”以白发和无人为他插戴菊花的形象,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哲思,又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辛弃疾豪放词风中的细腻情感。
君不见昔贤声名渺云边,追慕茫茫千百载。
东山遗墨不尘埃,南海碑辞尚光彩。
是公胸怀冰镜清,当时玉署厌残更。
惟馀清梦到古寺,因为亭宇加修名。
亭边古洞可治易,何必竹溪师六逸。
清音不断山不磨,人间衮衮成今昔。
往日中都朋党兴,贤者皆思御李膺。
元祐谏纸今最重,此亭返不蒙知音。
我闻胶西黄楼宾主列,赋就价喧君弟辙。
彼楼虽已陷幽都,名号犹为人记别。
与君托乡闾,东野连西墅。
谁知俯仰閒,各各岁年暮。
当时同队鱼,十已九捐故。
君抱圭璧姿,方获展寸步。
梁栋须群材,榱桷共支拄。
生从匠石园,一一居王所。
何必效鸥凫,江湖任来去。
但须饱读易,细玩奇耦数。
问之何将迎,终然抱璞素。
砥柱三门津,波澜自流注。
绍圣用事臣,党与纷相樛。
当代几忠良,一朝咸黜幽。
太史坐直笔,愈黜名愈休。
消长关否泰,天意匪人谋。
累臣谁司城,独为景物留。
当时西复南,万里不停辀。
谁知百年定,欲起九京游。
积莽新陈迹,寒泉荐冰瓯。
想当千骑临,水木寒萧飕。
我公今伊傅,兹焉少夷犹。
炎方凋瘵馀,公来今已瘳。
榕溪两甘棠,千载谁劣优。
太史后凋松,公如巨川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