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宝掌院》
《游宝掌院》全文
宋 / 强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当年秘宝已无形,独有层峰似旧青。

不许俗人留辙迹,却应神物护岩扃。

山腰猿啸孤烟暝,洞口龙归暴雨腥。

今日一来探绝赏,始知全胜考图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bǎozhǎngyuàn
sòng / qiángzhì

dāngniánbǎoxíngyǒucéngfēngjiùqīng

rénliúzhéquèyìngshényánjiōng

shānyāoyuánxiàoyānmíngdòngkǒulóngguībàoxīng

jīnláitànjuéshǎngshǐzhīquánshèngkǎojīng

翻译
昔日的珍贵宝藏已消失无踪,唯有山峰依旧青翠如昔。
不允许凡夫俗子留下任何痕迹,似乎神灵之物守护着山岩的入口。
山腰间猿猴的啸声在昏暗的孤烟中回荡,洞口处龙归带来暴雨的腥气。
今日我前来探寻这绝美的景色,才领略到它远超于任何地图记载的壮丽。
注释
秘宝:珍贵的宝物。
层峰:多层的山峰。
俗人:普通人。
神物:被认为有神秘力量的物体。
岩扃:山岩的入口。
孤烟:孤独的炊烟。
龙归:可能指龙卷风或神话中的龙。
绝赏:极美的景色。
考图经:古代的地图和地理书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游宝掌院》,描绘了宝掌院山峰的神秘与壮丽。首句“当年秘宝已无形”,暗示了此处曾有珍贵之物,但如今已不可见,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次句“独有层峰似旧青”则强调了山峰的永恒和青翠,展现出自然之美。

“不许俗人留辙迹”表达了对清幽环境的保护,只有圣洁之物才能在此驻足。接下来的“却应神物护岩扃”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秘感,仿佛有神灵守护着这片岩壁。山腰处,“猿啸孤烟暝”描绘出静谧而深邃的山林景象,龙归洞口的“暴雨腥”则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壮阔。

最后两句“今日一来探绝赏,始知全胜考图经”,诗人通过亲身游历,发现眼前的美景超越了任何图籍的记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惊叹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宝掌院独特风貌的深刻感受。

作者介绍

强至
朝代:宋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猜你喜欢

欲谈

欲谈无应莫吾容,悔不居身可否中。

尽日小斋何所乐,芭蕉宜雨竹宜风。

(0)

临江仙

自古齐山重九胜,登临梦想依依。

偶来恰值菊花时。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

昨夜一江风色好,平明秋浦帆飞。

可怜如赴史君期。且当酬令节,不用叹斜晖。

(0)

赠常州感慈邦长老

君不见大通方丈空无物,亦不拈椎并竖拂。

本原自性未出喉,已向顶门遭一咄。

感慈神骏渥洼流,壁上高僧莫遣酬。

霹雳一声龙破柱,此中何处有裴休。

(0)

皖口遭风

欻起惊涛渺去程,扁舟三日滞长汀。

无心坐使群鸥舞,莽眇吾知未可乘。

(0)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十七

淮南夏早收,晚秧亦含风。

连舻似雍绛,千斛输吴中。

使君饮酒乐,岁美关梁通。

安得天下人,俱忘楚人弓。

(0)

过熊耳山

杀一不辜神所恫,吕母何预于樊崇。

蜂蚁无王求所止,一朝积甲齐熊耳。

两峰相向犹眈眈,千载定林馀一龛。

我来扪石望荆杞,此山阅人亦多矣。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