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菊收新药,丹书缀断编。
砚呵胶婢指,苔老夹冰钱。
百衲支风惯,空杯见雪颠。
缄书报知己,霜满蜡花笺。
残菊收新药,丹书缀断编。
砚呵胶婢指,苔老夹冰钱。
百衲支风惯,空杯见雪颠。
缄书报知己,霜满蜡花笺。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的一幅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联“残菊收新药,丹书缀断编”,以“残菊”与“新药”对比,既体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寓意着旧事物的终结与新事物的开始。菊花虽已凋零,但其药用价值依然存在;丹书虽断,却在残页上留下不灭的智慧痕迹。这两句诗中蕴含着一种对生命循环和知识传承的深刻理解。
颔联“砚呵胶婢指,苔老夹冰钱”,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景象。诗人通过“呵胶”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寒冷天气下人们取暖的情景,而“苔老夹冰钱”则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冰面上生长的老苔,仿佛是岁月的见证。这两句诗通过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冬日氛围。
颈联“百衲支风惯,空杯见雪颠”,则转向对生活状态的描述。诗人以“百衲”比喻自己习惯于面对生活的风雨,即使衣衫褴褛,也能坚韧不拔;“空杯见雪颠”则暗示了在生活的低谷中,仍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如同雪后初晴,万物皆显清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乐观与坚韧。
尾联“缄书报知己,霜满蜡花笺”,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在冬日的寂静中,诗人选择通过书信的方式,向知心好友传达自己的思绪与情感。而“霜满蜡花笺”不仅描绘了信纸上的霜花图案,更象征着诗人情感的纯洁与深沉,如同冬日里的霜花,虽短暂却美丽动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短衫压手气横秋,更著仙人紫绮裘。
使我有名全是酒,从他作病且忘忧。
诗无定律君应将,醉有真乡我可侯。
且倒馀樽尽今夕,睡蛇已死不须钩。
孟公好饮宁论斗,醉后关门防客走。
不妨闲过左阿君,百谪终为贤太守。
老居闾里自浮沉,笑问伯松何苦心。
忽然载酒从陋巷,为爱扬雄作酒箴。
长安富儿求一过,千金寿君君笑唾。
汝家安得客孟公,从来只识陈惊坐。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
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
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
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
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皆云似达摩,只履还西竺。
壁间馀清诗,字势颇拔俗。
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公老我亦衰,相见恨不数。
临行一杯酒,此意重山岳。
歌词白纻清,琴弄黄钟浊。
诗新眇难和,饮少仅可学。
欲参兵部选,有力谁如荦。
且作东诸侯,山城雄鼓角。
南游许过我,不惮千里邈。
会当闻公来,倒屣发一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