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寻臻阇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其二》
《九日,寻臻阇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湖上青山翠作堆,葱葱郁郁气佳哉。

笙歌丛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来。

白足赤髭迎我笑,拒霜黄菊为谁开。

明年桑苧煎茶处,忆著衰翁首重回。

(0)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山水之美的诗歌。开篇“湖上青山翠作堆,葱葱郁郁气佳哉”两句,通过对青山绿水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景色宜人的画面。这里的“翠作堆”形容山势连绵起伏,如同翠玉一般;“葱葱郁郁气佳哉”则传递了一种生动的自然美感,似乎可以直接感受到那份清新。

接着,“笙歌丛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来”两句,诗人通过参与音乐和歌唱,从而在大自然中获得心灵的净化。这里的“笙歌”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也可能是泛指音乐;“丛里抽身出”则表现了诗人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融入自然之中的情景;“云水光中洗眼来”则形容在云雾与流水交织的光影中,让心灵得到净化。

然后,“白足赤髭迎我笑,拒霜黄菊为谁开”两句,诗人遇到了一位仙风道骨、头发赤褐色的老者。这里的“白足”指的是不穿鞋子的脚;“赤髭”则是形容老者长而红色的胡须;“拒霜黄菊为谁开”则是在问这个老者,是在等待着某人,还是仅仅为了自己享受那未被霜雪侵袭的黄色菊花。

最后,“明年桑苧煎茶处,忆著衰翁首重回”两句,诗人展望到了来年在特定的地点(桑苧煎茶处)回忆这次与老者相遇的情景。这里的“衰翁”指的是年迈的老者,也可能是诗人自称;“首重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刻的深刻记忆和期待再次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与一位仙风道骨老者的邂逅,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淮南闻雁呈何复初同年

孤棹翩翩北渡淮,相逢一笑意悠哉。

关河万里忽秋晚,风雨五更闻雁来。

好梦惊回频辗转,壮心平尽复崔嵬。

吾生通塞宁须计,但祝乾坤泰运开。

(0)

送人之淮南

淮南稍觉故人稀,几度拿舟愿辄违。

王粲去乡应有恨,邴原避地岂无依。

稻迷绛国鸿初下,酒满江城蟹正肥。

想见临风重回首,芝山日日白云飞。

(0)

湖上夜坐二首·其二

平湖漠漠来孤艇,远树冥冥见一灯。

翁媪隔篱呼稚子,岸头犹有未收罾。

(0)

寄龙山谭使君五首·其三

雾阁云窗罨画开,半栽松竹半栽梅。

不须更种桃花树,怕引渔郎入洞来。

(0)

半山寺谒谢太傅像

狐精解唱桂枝香,一曲中洲禾黍黄。

办得苍生谢安石,东山丝竹又何妨。

(0)

和山间壁上陈子忠·其二

风蒲水荇度清香,两两飞凫堕渺茫。

目送征帆掠波去,碧天无际暮云长。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