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中歌舞百馀人,帝业功成里巷新。
半夜素灵先哭楚,一星遗火下烧秦。
貔貅扫尽无三户,鸡犬归来识四邻。
惆怅故园前事远,晓风长路起埃尘。
沛中歌舞百馀人,帝业功成里巷新。
半夜素灵先哭楚,一星遗火下烧秦。
貔貅扫尽无三户,鸡犬归来识四邻。
惆怅故园前事远,晓风长路起埃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由繁华转向荒凉的景象,透露出时光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感慨。开篇“沛中歌舞百馀人,帝业功成里巷新”两句,勾勒出一个盛世的画面,人们在沛水之畔歌舞升平,国家的功业已大成,城邑得以更新。这是一个强调繁荣与和谐的开场。
然而,从“半夜素灵先哭楚,一星遗火下烧秦”两句开始,诗意突然转折。半夜里,幽魂先哭泣,似乎预示着某种灾难的到来,而那一星余烬如同遗火,烧毁了曾经强大的秦国。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历史的悲剧和不可挽回的衰败。
接着,“貔貅扫尽无三户,鸡犬归来识四邻”两句,描绘出一片荒凉之景。貔貅是一种凶猛的野兽,它们扫荡了所有的人家,只剩下三户人家幸存,而那些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只剩下鸡犬的叫声,以及对四邻环境的辨识。这两句强调了荒凉与废墟。
最后,“惆怅故园前事远,晓风长路起埃尘”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往昔繁华和现今荒凉之间巨大反差的感慨。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充满了无尽的忧伤,而眼前的景象却是清晨的微风吹拂着长路,扬起尘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盛衰的反差,抒写了时光流转、历史更替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长沙西去水驿长,季冬不觉江风凉。
昭山对面挹秀色,龙口飞渡波茫茫。
斜阳缥缈入林去,岸风吹送梅花香。
山头古寺鸣钟起,噌吰镗鞳和鸣榔。
松声摵摵复入耳,须臾明月浮清光。
眼前景物动吟兴,千态万变非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