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午七夕焚香静对心境清澈飘飘有凌云之想》
《壬午七夕焚香静对心境清澈飘飘有凌云之想》全文
清 / 周映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云际神光果合离,仙家自古此佳期。

试从跨鹤缑山日,历数骖鸾汉殿时。

恍忆前身同缥缈,偶来下界暂栖迟。

何时相逐三山去,重揽灵裙织藕丝。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周映清的《壬午七夕焚香静对心境清澈飘飘有凌云之想》描绘了诗人于七夕之夜,点燃香火,静心独处,思绪飘向仙家世界的情景。首句“云际神光果合离”暗示了诗人对神秘高远的仙界有所向往,神光照耀云端,似乎在召唤他离开尘世。接下来,“仙家自古此佳期”表达了对传统七夕佳节的美好期待,认为这是与仙人相遇的好时机。

“试从跨鹤缑山日”描绘了诗人想象自己乘鹤翱翔于缑山(古代神话中的仙山)的场景,展现了对超凡生活的向往。“历数骖鸾汉殿时”则进一步延伸想象,诗人仿佛置身汉宫,与鸾鸟一同飞翔,体现了他对神仙世界的瑰丽想象。

“恍忆前身同缥缈”表达诗人对过去仙人生活的回忆,感觉自己曾与仙人一样轻盈自由。“偶来下界暂栖迟”则揭示了诗人虽然暂时留在人间,但心中仍渴望回归那飘渺的仙境。

最后两句“何时相逐三山去,重揽灵裙织藕丝”直抒胸臆,诗人期盼着能与仙人一同前往传说中的三山(蓬莱、方丈、瀛洲),再次体验那如梦似幻的生活,编织出象征纯洁爱情的藕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暂时留恋,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周映清
朝代:清   字:皖湄   籍贯:归安

周映清,字皖湄,归安人。同县乾隆甲戌进士、湖南布政使叶佩荪室。有《梅笑集》。
猜你喜欢

再和湖上晚归·其一

漾舟归路兴何赊,水树低凉一道斜。

菱蔓蒹葭都卷尽,芙蓉炯炯独开花。

(0)

溪上

红蓼丛边双鹭飞,波痕翻动碧琉璃。

须臾相趁却回首,斜立垂杨烟外枝。

(0)

千顷廨院观司马才仲遗墨次韵

濛濛春雨暗村桥,竹里禽啼婆饼焦。

度谷倦闻车轧轧,穿林愁听马萧萧。

细窥陈迹僧坊静,默想风流鄙吝消。

浮魄沉魂今已矣,无人为作楚词招。

(0)

与愚上人宿天竺·其三

霜压帘栊露泫条,银河影转斗垂杓。

清言共失三更梦,错恨芙蓉漏易消。

(0)

访荆国王公·其一

浩荡经纶志已行,北山归老思冥冥。

可妨渡水穿云客,拄杖芒鞋到户庭。

(0)

秋日西园·其二

山家无外营,超然闭幽室。

薄团北窗下,默坐终永日。

炎景忽差池,凉飙动萧瑟。

中林多橘柚,粲粲垂华实。

凭高试裴回,幽兴遽超逸。

云霞散平冈,太白空际出。

禽归杳莫辨,积翠锁深蔚。

吁哉宇宙间,濩落竟一物。

胡为市朝客,终岁浪汩没。

翳吾乐馀生,胜事良可诘。

放怀在冥冥,身世两俱失。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