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朱彦则二首·其二》
《答朱彦则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民俗凋疲只愿闲,每飞符檄靖诸蛮。

著书名在千秋后,借箸功存五岭间。

绮里芝荣谁共采,盖公堂迥杳难攀。

何时邂逅嵩台月,卮酒相从一解颜。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创作的《答朱彦则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生活的态度。

首句“民俗凋疲只愿闲”,描绘了社会风气衰败,人们渴望过上平静的生活。接着,“每飞符檄靖诸蛮”一句,可能暗指诗人希望借助自己的力量平定边疆的动荡,维护国家的安宁。

“著书名在千秋后,借箸功存五岭间”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著作留名青史,同时在实际的政治活动中发挥作用,为国家做出贡献。这里的“著书”和“借箸”都是古代文人参与政治活动的方式,前者指通过写作来影响后世,后者则是指诸葛亮借着吃饭时的筷子来分析形势,比喻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

“绮里芝荣谁共采,盖公堂迥杳难攀”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追慕之情。绮里季和盖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他们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虽有志向,但难以达到这些高洁之士的高度。

最后,“何时邂逅嵩台月,卮酒相从一解颜”两句,表达了诗人期待未来能与友人相聚,共享美酒,畅谈心事的愿望。这种愿望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生活美好时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五月十七夜大雨歌

去年五月望,流水满一房。

今年后三夕,大雨复没床。

我辞江海来,中原路茫茫。

舟楫不复见,车马驰康庄。

矧居圜土中,得水犹得浆。

忽如巨石浸,仓卒殊徬徨。

明星尚未启,大风方发狂。

叫呼人不应,宛转水中央。

壁下有水穴,群鼠走踉蹡。

或如鱼泼剌,垫溺无所藏。

周身莫如物,患至不得防。

业为世间人,何处逃祸殃。

朝来辟沟道,宛如决陂塘。

尽室泥泞涂,化为糜烂场。

炎蒸迫其上,臭腐薰其傍。

恶气所侵薄,疫疠何可当。

楚囚欲何之,寝食此一方。

羁栖无复望,坐待仆且僵。

乾坤莽空阔,何为此凉凉。

达人识义命,此事关纲常。

万物方焦枯,皇皇祷穹苍。

上帝实好生,夜半下龙章。

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

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

(0)

山中感兴三首·其一

载酒之东郊,东郊草新绿。

一雨生江波,洲渚失其足。

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采芝复采芝,终朝不盈掬。

大风从何来,奇响振空谷。

我马何玄黄,息我西山麓。

(0)

汀州第六十五

雷霆走精锐,斧钺下青冥。

江城今夜客,惨淡飞云汀。

(0)

皇雅十首·其七庶工

帝咨庶工,畴其辅予。俊乂以登,厥劳乃图。

匪忘旧勋,非贤勿俞。巍巍衮台,盛德以居。

任贤伊何,昌言是庸。勉告尔猷,罔恤乃躬。

岂无狷辞,怫于予衷。予不尔疵,尔无面从。

始时从官,戎容扬扬。今帝左右,儒冠煌煌。

朝廷以尊,文物典章。得人之盛,奕世重光。

(0)

寿星相

西方长庚今我是,东郡短人岂兄弟。

修眉班首顶如剃,蹡蹡衣裳犹楚制。

翩然来游太平世,市上小儿惊且睨。

身外不须童鹤赘,一粲人间八千岁。

(0)

次韵十五日菊·其一

秋香多日閟英华,霜脱离离抱砌斜。

趁节不随时俗眼,近冬真是岁寒花。

摛辞旧入骚人笔,载酒谁寻醉令家。

曾读南华齐物论,均无迟速可惊嗟。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