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香多日閟英华,霜脱离离抱砌斜。
趁节不随时俗眼,近冬真是岁寒花。
摛辞旧入骚人笔,载酒谁寻醉令家。
曾读南华齐物论,均无迟速可惊嗟。
秋香多日閟英华,霜脱离离抱砌斜。
趁节不随时俗眼,近冬真是岁寒花。
摛辞旧入骚人笔,载酒谁寻醉令家。
曾读南华齐物论,均无迟速可惊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菊花独特的赞美,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自我珍视的情怀。开篇“秋香多日閟英华”,便是对菊花在秋季中独放异彩的描写。“霜脱离离抱砌斜”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菊花在寒霜中的坚韧与孤傲。
诗人通过“趁节不随时俗眼”,表明自己不愿意随波逐流,而是有选择性地去欣赏那些不为世俗所注意的美好。接下来的“近冬真是岁寒花”强调了菊花在深秋、严冬中仍能绽放的独特之处,既是对时间的挑战,也是对自然力量的颂歌。
在后面的两句,“摛辞旧入骚人笔,载酒谁寻醉令家”中,诗人提到了自己与古代文人的精神相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享受孤独、寻找心灵寄托的情感。这里的“醉令家”可能是指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状态。
最后两句“曾读南华齐物论,均无迟速可惊嗟”,则是诗人通过阅读庄子《南华经》,领悟到万物平等、没有绝对快慢之分的哲学思想,并对此表示赞同和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我实现的生活态度。
小石也。
观复家广平地有神山,因以命石物齐各自逍遥,何知*小鲲鹏大。
乾坤太华,神?
相望,两眉争黛。
元气遗形,幽人良友,朝看夕对。
尽共工怒触,巨灵善擘,众山碎、未吾害。
借问此峰谁得。
羡白眉、故家文会。
萧然文室眼明,更比寻常宽快。
长与安排,名香细茗,芳醪鲜脍。
恐不时、便有打门狂客,设元章拜。
世事何穷,遇合无媒,飞升有丹。
看兵尘蜗角,争知地窄,云垂鹏翼,岂信天宽。
一语侯封,九阶夜转,白发十年不调官。
人曾说,道本来分定,枉了心艰。
苟非吾有诚难。
问广厦何时千万间。
羡柴扉草阁,自成潇洒,斜风细雨,不用遮拦。
麾去青骢,呼来白鸟,要伴扁舟画里看。
遨游耳,尽才情风调,付与溪山。
长日之英,为国生贤,魁然此公。
看功名一出,江湖气量,才华谁有,星斗心胸。
霖雨监梅,随宜适用,已见时和岁又丰。
余无事,但门庭清雅,车骑雍容。
秋香笑指篱东。
道拟共他年伴赤松。
要河车挽水,双瞳似月,丹砂伏火,两颊还童。
雪落花开,东阡北陌,折简来呼白发翁。
高情在,是绣江绿野,黄阁清风。
宿酒初醒,秋已老、故人来别。
情味恶、从前万里,不堪重说。
大抵男儿忠孝耳,此身如叶心如铁。
但始终夷险要扶持,平生节。
湖海气,诗书业。
霜雪地,风云客。
问而今月旦,果谁豪杰。
君去还经汾水上,依然照见齐州月。
怕相思、休费短长吟,生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