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洞庭》
《泛洞庭》全文
宋 / 赵汝燧   形式: 古风

解维武陵岸,江肥雨新止。

兼程趋洞庭,势疾建瓴比。

银光吞上下,莫辨天与水。

我乃航其间,滉瀁藉一苇。

吏尘贮两袖,到此划湔洗。

黄昏打头风,洪波半空起。

舟子惶束手,喧呼互排诋。

有篙无处著,有缆无地舣。

铁索二百丈,牵猫卧沙底。

进难退不可,簸弄任所以。

巨浪声洪钟,合力撞舟尾。

一撞心一折,通夕不知几。

刻烛验天明,狂势稍披靡。

卷索急飞橹,半昼见涯涘。

危命脱针孔,再生自今始。

人言岳州程,风便五日耳。

漂滞费半月,初意所不拟。

粉堞俄在眼,层楼九霄峙。

凭栏气方豁,东望酸彻髓。

前日我片帆,掀舞怒涛里。

羊肠百八盘,行路难如此。

今知惊浪上,羊肠尚可履。

在家贫亦好,身安门扫轨。

鼾鼻喧午窗,风波尽千里。

(0)
鉴赏

这首宋诗《泛洞庭》是赵汝燧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船航行于洞庭湖上的经历。首句“解维武陵岸,江肥雨新止”写诗人离开武陵岸边,雨后江面宽广,江水丰盈。接下来的诗句“兼程趋洞庭,势疾建瓴比”形容船行速度之快,犹如从高处倾倒瓶中的水一般。

“银光吞上下,莫辨天与水”运用比喻,描绘湖面如镜,难以分辨天际和水面。诗人置身其中,“滉瀁藉一苇”,感觉自己仿佛仅凭一片苇叶浮游。他期待借此洗涤官场尘埃,然而“黄昏打头风,洪波半空起”却带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面对险境,舟子们手足无措,诗人体验了“进难退不可”的困境,巨浪如洪钟撞击船尾,令人心惊胆战。经过一夜颠簸,“刻烛验天明”时,风暴稍减,他们得以“卷索急飞橹”驶向岸边。

诗人感慨此行超出了预期,原本预计只需五日,却因风浪耽误半月。然而,当他看到岳阳城的“粉堞俄在眼”,高楼耸立,心情振奋。他领悟到,即使生活曾如“羊肠百八盘”般艰难,如今惊涛骇浪已过,未来的人生道路似乎也变得可以踏足。

最后,诗人以居家生活的宁静与旅途的艰辛对比,表达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体会。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挑战的坚韧与对生活的深沉感悟。

作者介绍

赵汝燧
朝代: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猜你喜欢

村社饷予酒肉

古树小桥幽,江村赛社秋。

恒饥双稚喜,多病一杯酬。

底事周人栗,贫时曲逆侯。

摐金人语歇,天外暮云流。

(0)

客游怀黎美周梁渐子

漫游消失意,诸子复如何。

闭户壁书满,伤时文选多。

长楸走马引,白石饭牛歌。

近世临川剧,寒烟吊尉佗。

(0)

何印尼太常招同刘安世司马陈忝生宫谕雨集分得来字

江楼散凉雨,溶㵝入深杯。

坐久月光动,歌停花气来。

勋名惊下濑,词赋笑阳台。

辛苦天南事,长安道更催。

(0)

为高生寿母

高恢善事母,宛在霸陵山。

圭峰作瑶台,松际梳雪鬟。

贤母教令子,谋道不敢閒。

米从仲由负,衣待伯瑜斑。

四十犹悬干禄身,岂徒笔墨养慈亲。

只今未老居东海,还傍麻姑理钓纶。

(0)

游烂柯山宿莲圣庵在羚峡中

烟际层峦知几深,棋声隐隐落瑶林。

浴云石溅流偏冷,蒸日峰焦翠欲沉。

步怯欹崖幽未测,杖拖绝巘杳难寻。

夜从野宿分僧榻,梦入游仙倚碧岑。

(0)

喜天和尚自诃林解夏掩关雷峰

迢迢海阔烽烟远,虞苑深秋一棹还。

手拂寒云归野径,窗开明月认前山。

孤峰扫榻藏高影,万木横桥断俗閒。

池上风幡翻论后,满庭黄叶掩荆关。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