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天和尚自诃林解夏掩关雷峰》
《喜天和尚自诃林解夏掩关雷峰》全文
明 / 王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迢迢海阔烽烟远,虞苑深秋一棹还。

手拂寒云归野径,窗开明月认前山。

孤峰扫榻藏高影,万木横桥断俗閒。

池上风幡翻论后,满庭黄叶掩荆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喜天和尚从诃林解夏后返回雷峰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间的宁静与禅意。

首联“迢迢海阔烽烟远,虞苑深秋一棹还”,以辽阔的海面和远处的烽烟起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点明在深秋时节,喜天和尚乘一叶扁舟归来,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颔联“手拂寒云归野径,窗开明月认前山”,进一步描绘了喜天和尚归途中的景象。他轻拂过寒冷的云雾,沿着野外的小径前行,窗户打开,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前方的山峦,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他心灵的光明与指引。

颈联“孤峰扫榻藏高影,万木横桥断俗閒”,描绘了喜天和尚回到寺院后的场景。孤峰之下,他清扫榻席,高大的身影映照其中,万木之间,横跨的桥梁仿佛隔绝了世俗的喧嚣,强调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尾联“池上风幡翻论后,满庭黄叶掩荆关”,收束全诗,池边的风幡在议论之后轻轻翻动,满地的黄叶覆盖了荆棘之门,象征着喜天和尚在经历了内心的辩论与思考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外界的纷扰隔绝,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喜天和尚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禅宗思想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王琅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闺怨一百二十首·其三十四

旧栽杨柳色毵毵,千里浑忘寄一缄。

春雁高飞惟向北,不知游子在江南。

(0)

闺怨一百二十首·其三十三

压梦春愁懵不醒,忽闻剥啄猛然惊。

罗裙旋系开朱户,原是幽禽啄木声。

(0)

寄黄员外文博时出佐守徐州

使君文学冠贤科,入拜工曹意气多。

五色云中披奏牍,九重天上振鸣珂。

趋朝共沐恩波阔,出守谁怜岁月过。

会有蒲轮徵故旧,未应黄发老蹉跎。

(0)

潮居八景诗并序·其四厓门烟雨

目击慈元事已非,山河亦悔改为夷。

君臣母子恨犹在,泪湿朝衣天亦悲。

(0)

早霁出苑中望西山积雪

淡淡晴日晖,冽冽晨风寒。

出苑偶西望,积雪盈层峦。

层峦何嶙峋,万仞相岏巑。

昔见青葱结,今见缟素攒。

玉凤排空飞,白龙伏地蟠。

霏霏仙掌中,凝华何其繁。

顾兹丽阳候,肃气犹未残。

山前既如此,山后宁剧乾。

将军拥貂裘,谁知战士难。

能推挟纩恩,当为驱呼韩。

(0)

大卿牟公挽诗·其二

后生无复望仪刑,青史徒烦列姓名。

穷有遗文成钜冢,死无新爵上铭旌。

瓜田方任蓬蒿没,玉树偏依雨露生。

旧笏满床知未坠,翰林风月向来清。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