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十二首·其七》
《杂诗十二首·其七》全文
魏晋 / 陶渊明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涂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光流逝、自然更迭与个人命运感慨交织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日月不停、四季变换的观察,表达了时间无情、生命短暂的主题。寒风和落叶则是季节更替的象征,也暗示着岁月的侵蚀与个人的衰老。"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感慨,以及因年龄增长而头发变白的无奈。

"素标插人头,前涂渐就窄"可能是在形容路途的艰难和个人境遇的狭隘。这里的"素标"可以理解为道路上的标志,而"前涂渐就窄"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路径愈发狭窄的担忧。

最后两句"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和社会的疏离感,自己犹如行走在外的旅者,而非家中安稳的人。"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逃避现实、向往远方的愿望,"南山有旧宅"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归宿和平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和自我命运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朝代: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题吴山带墨菊为潘受平

清姿妙笔已难期,身后珍如玉树枝。

最是棱棱霜下菊,赠君不少故人思。

(0)

陶奉长以大父仲调简讨文集见贻且请作传次其来韵二首·其二

此身终隐复何名,应候哀吟自物情。

本为诗书延一脉,偶从锋镝得馀生。

沈埋我愧干霄气,继好君寻异代盟。

正拟深谈逢积雨,把诗枯坐到三更。

(0)

为王云庵题知止轩·其二

陶公止酒偶然歌,止观天台又若何。

知止知君深得力,平生志本不求多。

(0)

屈翁山寓楼老谷树为大风所摧诗以伤之索予同赋

君家寓园西,最好此老树。

无风亦飕飗,有壁劳遮护。

况当赫曦时,密荫登楼路。

往者得屡过,凭栏必回顾。

大叶类桑麻,古干如雕塑。

刺之出白乳,胶漆同黏固。

楚人谓乳㪍,名实本相符。

山木且自伐,矧兹城与圃。

遍体刀斧瘢,中空复来蠹。

莫识始植年,主人更已屡。

稽之抱朴子,赤实颜能驻。

视夜见鬼神,轻身追马步。

每欲托园丁,升斗为收聚。

昨夜时雨过,新诗枉毫素。

伤树有名篇,清阴绝良晤。

天地乃不仁,风伯何相妒。

岂有精魅凭,致干阴阳怒。

倾压及邻家,砍斫烦童孺。

充君厨下薪,琴材亦难具。

草木虽无灵,修短固其数。

昔闻伊陟相,其君帝太戊。

有谷一夕拱,修政知所惧。

曰妖不胜德,终尔枯且锢。

殷道以复兴,汤孙世延祚。

家国匪异观,灾祥或同度。

慰君用自广,伸纸为赓赋。

(0)

艳词和美周兄

白日向西驰,白波向东委。

青春旅侬颜,飘萍共根蒂。

前日县家来,不闻愁堪税。

忙剪嫁时衣,二月新丝贵。

宁负催逋人,莫负催婚婿。

(0)

恻恻吟·其三十七

出浴闲庭步晚凉,薄罗衫子藕丝裳。

于今抛冷缕金匣,襟褶微侵玉汗香。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