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壁秋花卷。问谁为、柴桑写照,俗尘俱遣。
天与高寒风格在,簌簌清霜欲泫。
背素障、光浮鱼茧。
随例玉盘承露冷,傲慈恩、一抹纱笼浅。
和雁字,碧空展。斜规隙月看逾显。
错教人、图成没骨,粉圆脂扁。
餐尽落英聊解佩,舐掌何愁嗾犬。
只妒影、兰膏未免。
接得芙蓉城主牒,许众香、北面吾分典。
更位置,烛奴剪。
四壁秋花卷。问谁为、柴桑写照,俗尘俱遣。
天与高寒风格在,簌簌清霜欲泫。
背素障、光浮鱼茧。
随例玉盘承露冷,傲慈恩、一抹纱笼浅。
和雁字,碧空展。斜规隙月看逾显。
错教人、图成没骨,粉圆脂扁。
餐尽落英聊解佩,舐掌何愁嗾犬。
只妒影、兰膏未免。
接得芙蓉城主牒,许众香、北面吾分典。
更位置,烛奴剪。
这首《金缕曲》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其文笔细腻,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秋花卷中的静谧景象,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开篇“四壁秋花卷”,以“卷”字形象地描绘了秋天花海的壮观景象,仿佛画卷般展开,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着,“问谁为、柴桑写照,俗尘俱遣”,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古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字元亮,号柴桑)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自己超脱世俗的心境。
“天与高寒风格在,簌簌清霜欲泫”,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清冷氛围,霜降时节的清冷与高洁,与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相契合。接下来,“背素障、光浮鱼茧。随例玉盘承露冷,傲慈恩、一抹纱笼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花在晨露中绽放的美丽,以及它们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姿态,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品格。
“和雁字,碧空展。斜规隙月看逾显”,诗人将秋花与天空中的雁字、月亮巧妙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错教人、图成没骨,粉圆脂扁”,这里使用了绘画术语,形容画作的技法独特,没有完全勾勒轮廓,而是以色彩和光影来表现物象,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到见解。
“餐尽落英聊解佩,舐掌何愁嗾犬”,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花儿比作能品尝落英的仙子,而诗人则愿意像对待贵宾一样对待这些“仙子”,即使面对一些可能的挑战,也无所畏惧。最后,“只妒影、兰膏未免。接得芙蓉城主牒,许众香、北面吾分典。更位置,烛奴剪”,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希望能够得到认可与尊重,如同在芙蓉城中占据一席之地。
整首词通过对秋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夫前撒网如车轮,妇后摇橹青衣裙。
全家托命烟波里,扁舟为屋鸥为邻。
生男已解安贫贱,生女已得供炊爨。
天生网罟作田园,不教衣食看人面。
男大还娶渔家女,女大还作渔家妇。
朝朝骨肉在眼前,年年生计大江边。
更愿官中减征赋,有钱沽酒供醉眠。
虽无馀羡无不足,何用世上千钟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