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行即事》
《山行即事》全文
元 / 吴师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穿云渡水百盘回,身在青红锦绣堆。

野老怪人冲雨过,牧儿疑我看花来。

山林自足平生志,州县元非健吏才。

但得翳桑无饿者,不妨归卧守蒿莱。

(0)
鉴赏

这首《山行即事》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间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哲思。

首句“穿云渡水百盘回”,生动地展现了山路蜿蜒曲折,穿越云雾,渡过溪流的景象,既展示了山行的艰难,也暗示了旅途的壮丽。接着“身在青红锦绣堆”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将四周的山色比作色彩斑斓的锦缎,形象地描绘出山间的美丽景色。

“野老怪人冲雨过,牧儿疑我看花来。”这两句通过两个小场景,展现了山中人的生活状态。一位老人在雨中匆匆而过,似乎对诗人感到奇怪;而牧童则误以为诗人是在欣赏花朵,天真烂漫。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也体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山林自足平生志,州县元非健吏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山林生活足以满足自己的志趣,而治理州县并非他所擅长或热爱的领域。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个性的追求,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反感。

最后,“但得翳桑无饿者,不妨归卧守蒿莱。”诗人希望在山林中能够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不让他们遭受饥饿之苦,同时表达了一种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理想。这一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的关怀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山行即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吴师道

吴师道
朝代:元   字:正传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生辰:1283—1344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猜你喜欢

大通驿阻风

秋晚方北征,朔风撼平地。

差迟百计非,留滞岂天意?

十日九不前,半月始千里。

功名要多艰,正患得之易。

少折轻疾心,进德良在是。

(0)

泽农

泽农结屋如鸡栖,舍中筑塍为畛畦。

春来无地生青草,况有菜茹供朝齑。

劝农使者出行水,对此不忍加鞭箠。

田中生鱼鱼尽肥,屋底瘦人扶不起。

先生闭门听雨声,为尔惆怅伤余情。

君不见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

(0)

陈益之壶中

仙翁不知年,一壶悬太空。

晨朝出卖药,日夕入其中。

虽与市人处,不与市人同。

时有采芝客,来自蓬山宫。

(0)

大雪有怀北中亲友

南州三日雪,堕地为坚冰。

念我骨肉亲,束书向幽并。

马寒车折轴,岁晚不得宁。

仰观浮云驰,缅焉寄深情。

(0)

元日

东风收雪曙光开,春意浓浮柏叶杯。

晴日满帘宾客散,寒暄先问隔年梅。

(0)

次韵陈可道

清谈洒洒许文休,袖有骊珠莫暗投。

一味可人曲居士,半生取友石乡侯。

无边风月归吟啸,有好溪山即钓游。

目送孤云弦绿绮,落花风絮兴悠悠。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