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言愁。愁未了、公也言愁。
总是愁人,索性言尽方休。
燕市里有予落魄,先生挈以为俦。
钗钿盒,炊梦臼,君与我总相侔。岂料新来更愁。
且搁起予愁,独话君愁。散尽千金,一纸左券空留。
唏嘘叹、也因而笑,尽堪怜短发盈头。
这都是,盘根错节,尝试吴钩。
我言愁。愁未了、公也言愁。
总是愁人,索性言尽方休。
燕市里有予落魄,先生挈以为俦。
钗钿盒,炊梦臼,君与我总相侔。岂料新来更愁。
且搁起予愁,独话君愁。散尽千金,一纸左券空留。
唏嘘叹、也因而笑,尽堪怜短发盈头。
这都是,盘根错节,尝试吴钩。
这首《梦扬州·言愁与慎斋中翰》由清代诗人张槎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面对愁绪的心境。
开篇“我言愁。愁未了、公也言愁”,以直接抒情的方式引入主题,点明愁绪是两人共同的感受。接着,“总是愁人,索性言尽方休”进一步强调愁绪的普遍性和难以排遣的特点,鼓励将愁绪倾诉出来,以求解脱。
“燕市里有予落魄,先生挈以为俦”描绘了一幅在繁华都市中,诗人与友人相依为伴,共同面对生活困境的画面。这里运用了“燕市”这一典故,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艰难与无奈。
“钗钿盒,炊梦臼,君与我总相侔”通过具体的物品(钗钿盒、炊梦臼)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梦想的破灭,强调了愁绪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情感的共鸣。
“岂料新来更愁。且搁起予愁,独话君愁”表达了对新愁的无奈与暂时的逃避,转而倾听对方的愁绪,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相互理解。
“散尽千金,一纸左券空留”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财富的无用,即使拥有千金也无法解决内心的愁苦,进一步深化了愁绪的主题。
“唏嘘叹、也因而笑,尽堪怜短发盈头”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既有对时光流逝的叹息,也有对现状的苦笑,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
最后,“这都是,盘根错节,尝试吴钩”以“盘根错节”比喻生活的复杂与困难,以“尝试吴钩”表达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勇气,整个句子既是对前文愁绪的总结,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肯定。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生动,通过愁绪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思考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