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当垆曲》
《当垆曲》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当垆设酒篘兰陵,鸣弦拨捩吹湘笙。

美人勃窣流苏屏,云裳半掩扬新声。

休言不使流云行,亦不招凰来舞庭。

凰来恐学秦公子,双双骑去无踪形。

云停终须复散去,楚王台上空馀情。

当垆曲,良独苦。迎来尚易工,送别多悲楚。

不问新声可动人,但问衣带宽几许。

(0)
鉴赏

这首《当垆曲》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想象的画面。

首先,开篇“当垆设酒篘兰陵”,以“当垆”二字点明场景,暗示着一个酒肆或酒馆的热闹氛围。接着,“鸣弦拨捩吹湘笙”一句,通过乐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悠扬而略带忧郁的音乐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随后,“美人勃窣流苏屏,云裳半掩扬新声”,描绘了一个美人在屏风后轻盈起舞,云裳飘逸,新声悦耳,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这里不仅展现了人物的美丽,也暗示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休言不使流云行,亦不招凰来舞庭”,这两句转折,似乎在说,即使不刻意追求,美好的事物也会自然降临。然而,“凰来恐学秦公子,双双骑去无踪形”,又引入了一丝神秘与不可捉摸的意味,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不可预知性。最后,“云停终须复散去,楚王台上空馀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情感的怀念。

“当垆曲,良独苦。迎来尚易工,送别多悲楚。”这几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将情感的复杂与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迎接容易,离别却充满了悲伤与痛苦,这种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脆弱。

“不问新声可动人,但问衣带宽几许。”结尾两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情感深度的探索,不再关注外在的表现,而是关注内心的变化,即情感是否能真正触动人心,以及这种变化的程度。这种深入内心的思考,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当垆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生情感的复杂性和美好事物的短暂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情感深度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卜算子.元夜

台馆遍笙歌,又是黄昏后。

寂寂梅花小院开,报道春依旧。

梦断月初斜,素影清如昼。

光景年年一样新,且放眉间皱。

(0)

浣溪沙.寄外

镇日多愁屡废餐。闭门清坐遣应难。

楼头明月几回残。

万点落花谁着眼,一声长笛独凭栏。

梦归冰簟五更寒。

(0)

浣溪沙.初夏

开遍蔷薇小院香。乍晴梅雨蝶飞忙。

一溪新碧浸鸳鸯。

古帖午临欹枕倦,瑶琴晚奏短襟凉。

倚栏远望又斜阳。

(0)

菩萨蛮

乱莺啼破流苏梦。樱桃露湿花梢重。小婢促梳头。

开奁满镜愁。画眉人不在。蹙损双螺黛。

淡日上红纱。轻蝉鬓影斜。

(0)

沁园春.腰

软款围来,尺六无多,纤柔绝伦。

向灯前欹侧,惊回柳影;花边宛转,羞睹蜂魂。

染恨千丝,萦愁几缕,半幅曾窥湘水裙。

临风去,怕娉娉袅袅,化作行云。晓寒料峭难温。

好缓束吴绫茜色新。

为妆成有意,凭栏倦舞,醉馀无力,凭几慵伸。

剥枣应怜,偎琴更惜,透体沉檀一捻春。

谁堪拟,似盈盈佩玉,洛浦仙人。

(0)

鹧鸪天.晚春

抛却银针喜晚晴。遣情无奈独伤情。

高低别院秋千影,远近人家笑语声。

黄鸟碎,白萍轻。绿苔春尽点红英。

一年好景仍辜负,堪笑嫦娥老此生。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