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栊悄。流苏小。薰笼斜倚香还袅。欢方嫩。愁来顿。
纤腰非旧,湘裙争寸。褪。褪。褪。钗轻掉。梅如笑。
银缸生晕灯花爆。春将近。鸿无信。
天涯人远,金钱难问。恨。恨。恨。
帘栊悄。流苏小。薰笼斜倚香还袅。欢方嫩。愁来顿。
纤腰非旧,湘裙争寸。褪。褪。褪。钗轻掉。梅如笑。
银缸生晕灯花爆。春将近。鸿无信。
天涯人远,金钱难问。恨。恨。恨。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的日常生活场景和内心情感。"帘栊悄"和"流苏小"营造出静谧而细致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的孤独与细腻。"薰笼斜倚香还袅"通过熏香袅袅升起,展现了女子闲适却又略带落寞的情绪。
"欢方嫩,愁来顿"揭示了女子情绪的起伏,快乐短暂,忧愁却来得突然。"纤腰非旧,湘裙争寸"暗示时光流逝,女子的青春不再,衣带渐宽,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感慨。
"褪,褪,褪"的叠词,强化了衣物的磨损和女子心境的变迁。接下来的"钗轻掉",以钗子不经意间滑落,象征着女子心神不宁,无法集中思绪。
"梅如笑"运用拟人手法,梅花似乎在嘲笑她的孤寂,"银缸生晕灯花爆"则描绘夜晚的寂静和灯光下的寂寞。"春将近,鸿无信"借春天的到来和鸿雁的离去,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音讯断绝的无奈。
最后三字"恨,恨,恨"直抒胸臆,强烈的恨意背后是对无法改变命运和无法传递情愫的深深遗憾。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闺怨为主题,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内心世界,情感深沉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