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相端严具足身,一团杨柳净瓶春。
石城莫与蛾眉看,羞不如人却妒人。
十相端严具足身,一团杨柳净瓶春。
石城莫与蛾眉看,羞不如人却妒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绣观音酬郢州王知录丹青美人之赠两绝(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描述了观音菩萨的形象,以"十相端严具足身"赞美其庄严神圣,"一团杨柳净瓶春"则运用比喻,将观音的清净形象比作春天的杨柳,充满生机。接下来的"石城莫与蛾眉看",石城象征坚固,蛾眉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诗人说观音之美超越寻常女子,暗示其超凡脱俗。最后一句"羞不如人却妒人",通过反语的手法,表达了对观音的敬仰和对他人的嫉妒之情的微妙对比,寓言观音的慈悲与世间的凡尘嫉妒形成鲜明对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观音菩萨的美丽与威严,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观音精神的崇敬以及对世俗情感的微妙洞察。
吾子钓游处,一过一徘徊。
旧时酒壶茶碗,重洗古莓苔。
点检东头松菊,料理西头水竹,一一手亲裁。
别有古人意,石上五株梅。马少游,陶元亮,大佳哉。
世间荣枯宠辱,我辈未须猜。
此是君家邱墓,此是君家第宅,缘底不归来。
我有一杯酒,准拟拂尘埃。
谁唤娇娆,斜插双弦,华筵乍开。
爱玉纤轻轧,半笼翠袖,歌喉缓引,暗点鸳鞋。
胡部新声,乐工巧制,写出龙沙马上哀。
哀何似,似离鸾惊起,白雀飞来。丁宁击节金钗。
要细听、春风且慢催。
正宫商分犯,拽归双调,伊州入破,攧遍三台。
画扇香收,罗巾汗湿,愁是云兜醉后回。
花闲客,任鸾绡缠髻,更尽余杯。
采黄花、自斟清醑,南山人在何许。
浮生聚散云萍似,消得几番寒暑。些个路。
□不断情悰,惟有春天树。停歌罢舞。
更说甚悲欢,从教白首,心事付崔橹。
钧天梦、忘却当年宦谱。吟蛩休怨休诉。
如今世味更尝惯,但见青山多妩。清对苦。
是我误儒冠,还是儒冠误。西湖胜处。
且趁取时佳,不寒不暖,同泛小舟去。
班荆倾盖当时事,回头屡更寒暑。
倦翼才还,苍颜易得,零落江陵千树。相逢冷署。
且莫讶儒冠,解将人误。
计我生朝,采笺新调映红炬。
投闲谁道太早,人生行乐耳,何地非旅。
绿暗书眸,红生醉脸,聊对檐花细雨。移尊共语。
问何日扁舟,嫩荷香处。坐待蟾光,四更犹未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