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童子,玉雪颜,年十四,弹猗兰。
手持三尺凤凰尾,南窗一拂南风起。
明珠落落走瑛盘,碧涧泠泠写秋水。
近传一曲度关山,变徵移商顷刻间。
落尽桐花三日雨,令人侧耳竟忘还。
沈童子,玉雪颜,年十四,弹猗兰。
手持三尺凤凰尾,南窗一拂南风起。
明珠落落走瑛盘,碧涧泠泠写秋水。
近传一曲度关山,变徵移商顷刻间。
落尽桐花三日雨,令人侧耳竟忘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沈童子的少年在弹奏琴曲时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音乐才华和琴艺之高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玉雪颜”形容少年的面容纯净如玉,“手持三尺凤凰尾”则暗示了琴的形状与高贵,以及演奏者优雅的姿态。“南窗一拂南风起”不仅描绘了演奏环境的清幽,也隐喻了音乐如同南风般轻柔而富有生命力。
接下来的“明珠落落走瑛盘,碧涧泠泠写秋水”,将琴声比作流动的明珠和潺潺的秋水,生动地表现了音乐的流畅与清澈,仿佛能直接触摸到那清凉的秋意。而“近传一曲度关山,变徵移商顷刻间”则展示了沈童子演奏技艺的精湛,能够迅速变换音调,跨越不同的情感层次,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最后,“落尽桐花三日雨,令人侧耳竟忘还”以自然景象作为结尾,形象地表达了听者被音乐深深吸引,仿佛时间静止,连外面的世界都变得模糊,只有音乐在耳边回响。整首诗通过对听琴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以及演奏者与听众之间心灵的共鸣。
詹侯清晨登我堂,手携大轴墨淋浪。
直木屈铁相撑拄,展舒未毕神开张。
猛虎峥嵘龙爪利,左拿右攫思复翔。
一波如拳勒盈尺,竖戈撇趯掣电光。
璚瑰侧剉金斜凿,锐锋斫剑星耀芒。
华嵩掷石压虎窟,衡霍兴云起蛟乡。
䀜霅纷披惊变态,一手真看百体藏。
如知胸含山海气,郁勃愤盈不可当。
细书琐屑何由泄,故作大画森横床。
激射幽阴竦毛发,妍姿宛转回春阳。
想见回腕乍伸缩,墨池骤涸笔行杠。
看君笔势有如此,前掩崔杜后张王。
数仞高墙、连幅缣素,不足满君之涂洒,宜治磨崖千丈壁立摩穹苍。
鄙夫元是一慵者,晨起栉巾犹不把。
外户长关谢往来,小楼旷望任疏野。
山形迫若几前生,江水遥如窗际泻。
树木摇落霜气中,檐甍亏蔽青天下。
北睇千峰通鸟路,冈峦连亘莽回互。
直看烟霭渺迷间,知是故人栖隐处。
寓目本为荡情志,却因怀人结幽思。
正同槁木无起予,忽枉璚瑰逢来使。
拘拘有妄身,一一不能舍。
形骸自束缚,日使道心寡。
偶同片云閒,得此憩兰若。奇峰千万叠,一?飞泉洒。
飒飒天风来,松声如雨下。
冥濛衾帱深,烟霭翠盈把。
不灭慧灯悬,照兹四体假。
始知房闼卧,息偃类奔马。
誓欲托名山,于焉投静者。
荒茅便可芟,无为俟聊且。
视涤周恭祀,卜吉汉迓釐。
于皇寔秉塞,中孚格无知。
三时既不愆,六兽濯以孳。
灵场翼帝圉,御廪仡周圻。
充人共系刍,司牧肃来思。
大犉沃在涤,羊豕盈郊坻。
革鹿既麌麌,罝兔亦绥绥。
降观移玉辂,赫赫交龙旂。
宰夫脱柢楅,典祝奏牷牺。
牲具靡瘯蠡,肱麾咸甡滋。
展省帝匪康,普存占在兹。
肆将贵备物,和豫肇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