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远柴门静,天高夜气凄。
寒星临水动,片月向沙低。
入室喧虫语,张灯住鸟啼。
自然幽意惬,不是恋深栖。
地远柴门静,天高夜气凄。
寒星临水动,片月向沙低。
入室喧虫语,张灯住鸟啼。
自然幽意惬,不是恋深栖。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清冷的夜晚景象。首句“地远柴门静”展现了偏远之地的宁静,门扉之外是寂静无声。接着,“天高夜气凄”渲染了天空高远,夜晚的空气带着一丝凉意,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寒星临水动”写的是寒星倒映在水面,仿佛在轻轻摇曳,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而“片月向沙低”则描绘了弯月低垂于沙地之上,增添了空间的深度和静谧。
室内并非完全寂静,“入室喧虫语”,虫鸣声此起彼伏,反而增添了一份生机。然而,“张灯住鸟啼”一句,灯光点亮,却未能阻止鸟儿的啼叫,更显夜晚的活跃与和谐。
最后两句“自然幽意惬,不是恋深栖”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环境的喜爱,享受着这份静谧与和谐,并非是因为厌倦尘世,而是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深深眷恋和惬意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宁静夜晚的独特感受。
送客城西客已远,归路北池接南苑。
冰澌片断水光浮,柳线和柔风力软。
缭墙朱户谁家园,流水平畦春日浅。
禁河分溜一池足,洛圃移花百金贱。
飞甍斤斧声未绝,翠柏栽培影初遍。
傍人笑指高台处,前年适见荒榛满。
金钱力夺天地功,岁月未多风物换。
人生富贵无不成,都门坐置山林观。
暖风迟日时一到,早出莫归应未晚。
主人最贵稀出城,长使憧憧路人看。
轻衫骏马走春风,未识彭城气象雄。
青山只在白门外,明月尽属黄楼中。
五斗浊醪消永日,一双鸣镝戏晴空。
归来笑杀幕府客,闭户看书滴滴穷。
胸中万卷书,不如一囊钱。
不见杨夫子,岁晚走道边。
夜归空床卧,两手摩涌泉。
窗前雪花落,真火中自然。
涣然发微润,飞上昆崙颠。
霏霏雨甘露,稍稍流丹田。
闭目内自视,色如黄金妍。
至阳不独凝,当与纯阴坚。
一穷百不遂,此事终无缘。
君看抱朴子,共推古神仙。
无钱买丹砂,遗恨盈尘编。
归去守茅屋,道成要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