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门停问字车,当年同社有谁如。
数行磊落传家训,抵得文山衣带书。
记得门停问字车,当年同社有谁如。
数行磊落传家训,抵得文山衣带书。
这首挽诗,以“赵焕文挽诗三首(其二)”为题,出自清代诗人张之纯之手。通过“记得门停问字车,当年同社有谁如”,开篇即描绘出与逝者赵焕文共事或交往时的情景,仿佛在追忆往昔的点点滴滴,那份深情厚谊跃然纸上。接着,“数行磊落传家训,抵得文山衣带书”两句,既是对赵焕文人格魅力的赞美,也是对其家教家风的高度评价。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赵焕文的家训比作巍峨的文山和紧束的衣带,形象地表达了赵焕文所传承的家训之重要与深远影响,如同山岳般崇高,如同衣带般紧系人心。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更蕴含着对赵焕文个人品质与家族教育理念的高度赞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修养与家庭教育的重视。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将情感与哲理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
朔风吹寒脱繁木,石溜潺潺出空谷。
荒村野店少人行,独有寒梅照寒渌。
玉质灿灿无纤埃,春风不来花自开。
平生清苦能自守,焉肯改色趋樽缶?
我与梅花颇同调,相见相忘时索笑。
冰霜岁晚愈精神,不比繁华易凋耗。
长安多少骑马郎,寻芳竞集桃李场。
东家买酒西家尝,引得世间蜂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