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骨偏多病,斋居日闭关。
虚窗吟白雪,高阁见青山。
岁月侵霜鬓,风烟近百蛮。
吴中佳丽地,放棹几时还。
诗骨偏多病,斋居日闭关。
虚窗吟白雪,高阁见青山。
岁月侵霜鬓,风烟近百蛮。
吴中佳丽地,放棹几时还。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斋居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在斋居生活中的心境与所见景色。首句“诗骨偏多病”,表达了诗人身体状况不佳,但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不减,显示出其坚韧的文人情怀。接下来的“斋居日闭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封闭和专注。
“虚窗吟白雪”运用了比喻,将诗歌比作洁白的雪,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静心创作的场景,而“高阁见青山”则描绘了窗外的自然景色,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向往。
“岁月侵霜鬓”感慨时光流逝,诗人已届老境,暗示了人生的沧桑与无奈。“风烟近百蛮”则借景抒怀,通过描绘远方的风烟,寓言世事的变幻和边疆的遥远,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吴中佳丽地,放棹几时还”,诗人以吴中(今江苏苏州一带)的美好风光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知归期的惆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隐逸之志。
小院桃花雨。镇销魂湘帘半卷,数声啼宇。
门外斑骓勾留旧,携手画阑私语。
消受者酒边眉妩。
绿鬓飘零维摩榻,算年来略解伤春苦。
吹玉笛,甚情绪。筝堂夜按阳关谱。
漫催成红悽绿怨,茜盟无主。
十丈车尘宣南路,埋尽春愁几许。
有多少云鸿失侣。
一寸情天伤心碧,便微躯化石都难补。
持此恨,竟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