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寒脱繁木,石溜潺潺出空谷。
荒村野店少人行,独有寒梅照寒渌。
玉质灿灿无纤埃,春风不来花自开。
平生清苦能自守,焉肯改色趋樽缶?
我与梅花颇同调,相见相忘时索笑。
冰霜岁晚愈精神,不比繁华易凋耗。
长安多少骑马郎,寻芳竞集桃李场。
东家买酒西家尝,引得世间蜂蝶忙。
朔风吹寒脱繁木,石溜潺潺出空谷。
荒村野店少人行,独有寒梅照寒渌。
玉质灿灿无纤埃,春风不来花自开。
平生清苦能自守,焉肯改色趋樽缶?
我与梅花颇同调,相见相忘时索笑。
冰霜岁晚愈精神,不比繁华易凋耗。
长安多少骑马郎,寻芳竞集桃李场。
东家买酒西家尝,引得世间蜂蝶忙。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中梅花独自绽放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梅花品格的赞赏。首句“朔风吹寒脱繁木”写出了北风凛冽,树木凋零,而梅花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傲然挺立。接着,“石溜潺潺出空谷”以流水声衬托山谷的寂静,更显梅花的孤独与坚韧。
“荒村野店少人行,独有寒梅照寒渌”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在人迹罕至之处的孤寂,但它的存在却如同照亮寒冷溪流的明灯。诗人赞美梅花“玉质灿灿无纤埃,春风不来花自开”,形容其洁白无瑕,即使没有春风相助,也能独立绽放。
“平生清苦能自守,焉肯改色趋樽缶?”表达了梅花坚守自我,不随世俗变迁的高洁品质,不愿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颜色。诗人以梅花自比,表示自己也有相似的品性。
最后两句“我与梅花颇同调,相见相忘时索笑”表明诗人与梅花心有灵犀,即使默默无言,也能互相理解。梅花在寒冬中愈发精神,象征着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不同于春天的桃李容易凋谢。
诗的结尾通过对比长安骑马郎们的浮华行为,反衬梅花的淡泊和不易凋零,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风气的批判。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借物喻人的佳作,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和诗人自身的坚贞。
绝境东南偶杖筇,西湖十卧寺楼钟。
无边风月随千里,不尽溪山任万重。
樽酒偕来寻旧梦,云帆何处计前踪。
世间那有长相对,留语天涯庆此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