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吏当年齐国刘,大钱留一话千秋。
而今若问亲民者,定道一钱不敢留。
循吏当年齐国刘,大钱留一话千秋。
而今若问亲民者,定道一钱不敢留。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钱清镇》,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循吏廉洁奉公精神的赞美与对当今官员的期望。
首句“循吏当年齐国刘”,以“循吏”赞誉古代官员的清廉与勤政,将他们与齐国的刘姓循吏相提并论,强调了这些官员的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接着,“大钱留一话千秋”,进一步阐述了古代循吏在处理钱财问题上的谨慎与节俭,一个小小的钱币就能留下千古美名,体现了他们对权力和财富的正确态度。
后两句“而今若问亲民者,定道一钱不敢留”,则将话题转向当下,提出了对现代官员的期待。诗人指出,如果今天有人询问谁是真正关心民众的官员,答案必定是那些连一文钱都不敢私留的人。这不仅是对古代循吏精神的传承,也是对当代官员廉洁自律的呼吁,希望他们能够像古代的循吏一样,以百姓福祉为重,不贪污,不浪费,真正做到为民服务。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警醒,体现了诗人对于官员道德操守的重视和对于社会公正的追求。
千峰秀出青莲宇,下界神龙走风雨。
帝遣灵鳌戴此峰,来作中吴天一柱。
吴王宫雉结浮云,日日西施醉歌舞。
春□馆娃乐未终,敌人隔江尝胆苦。
夜半越师溪上来,翻手繁华化为土。
砚池鸟下咏青蘋,樵路幽香来秋坞。
昔时宝屧响瑶阶,谁信荆榛上修庑。
惟有琴台石,峨峨似苍虎。
吾将炼成金,天高不可补。
飞阁当天开,五湖三江入窗户。
君不见鸱夷子,浮沈两国烟波里。
属镂谗锋固莫辞,耻雪夫差肯知止。
肯知止,今人宁无鼎铛耳!
奈何古之人,九泉呼不起,酒尽苹芜三万里。
野马何决骤,飞云何悠飏。
商岩不足稽此士,又欲东略宋与梁。
青山不知老,白山乃许忙。
菊潭之水清泠渊,野人饮之得长年。
芳醲不买寿,淡泊差可久。
北山峨峨苍翠巅,丹崖石老生紫烟。
灵芝秋杞老霜骨,黄精茯苓饱新斸。
望君崭崭病以癯,酌之食之可以还肤腴。
况有刘荆州、元丹丘,子宁舍之汗漫游。
凉秋佳月酒一杯,送子东下心徘徊。
半山亭前一茅屋,岁寒霜劲君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