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秀出青莲宇,下界神龙走风雨。
帝遣灵鳌戴此峰,来作中吴天一柱。
吴王宫雉结浮云,日日西施醉歌舞。
春□馆娃乐未终,敌人隔江尝胆苦。
夜半越师溪上来,翻手繁华化为土。
砚池鸟下咏青蘋,樵路幽香来秋坞。
昔时宝屧响瑶阶,谁信荆榛上修庑。
惟有琴台石,峨峨似苍虎。
吾将炼成金,天高不可补。
飞阁当天开,五湖三江入窗户。
君不见鸱夷子,浮沈两国烟波里。
属镂谗锋固莫辞,耻雪夫差肯知止。
肯知止,今人宁无鼎铛耳!
奈何古之人,九泉呼不起,酒尽苹芜三万里。
千峰秀出青莲宇,下界神龙走风雨。
帝遣灵鳌戴此峰,来作中吴天一柱。
吴王宫雉结浮云,日日西施醉歌舞。
春□馆娃乐未终,敌人隔江尝胆苦。
夜半越师溪上来,翻手繁华化为土。
砚池鸟下咏青蘋,樵路幽香来秋坞。
昔时宝屧响瑶阶,谁信荆榛上修庑。
惟有琴台石,峨峨似苍虎。
吾将炼成金,天高不可补。
飞阁当天开,五湖三江入窗户。
君不见鸱夷子,浮沈两国烟波里。
属镂谗锋固莫辞,耻雪夫差肯知止。
肯知止,今人宁无鼎铛耳!
奈何古之人,九泉呼不起,酒尽苹芜三万里。
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寺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沧桑,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首句“千峰秀出青莲宇”,以“青莲宇”象征灵岩寺的神圣与清幽,千峰环绕,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赋予了灵岩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下来,“下界神龙走风雨”,运用神话般的想象,将灵岩寺置于神龙舞动风雨的奇幻世界之中,增添了神秘色彩。
“帝遣灵鳌戴此峰,来作中吴天一柱”,这里通过传说中的灵鳌背负山峰,比喻灵岩寺在吴地的地位重要,如同支撑天地的一根柱子,凸显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接着,“吴王宫雉结浮云,日日西施醉歌舞”,描绘了吴王宫的奢华与西施的歌舞,展现了历史上的繁华与风流。
“春馆娃乐未终,敌人隔江尝胆苦”,通过对比馆娃宫的欢乐与越国的苦楚,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战争的残酷。而“夜半越师溪上来,翻手繁华化为土”,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繁华终将逝去,化为尘土。
“砚池鸟下咏青蘋,樵路幽香来秋坞”,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鸟儿在砚池边吟唱,樵夫在秋坞间留下幽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的恬静。
“昔时宝屧响瑶阶,谁信荆榛上修庑”,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思。最后,“惟有琴台石,峨峨似苍虎”,以琴台石的坚韧不拔,象征着历史的见证与不变的精神。
“吾将炼成金,天高不可补。飞阁当天开,五湖三江入窗户”,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与宇宙的向往,以及对灵岩寺独特魅力的赞美。最后,“君不见鸱夷子,浮沈两国烟波里”,引用历史人物,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灵岩寺的历史地位、自然美景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斗南无两刘,弟子半分鲁。
传法得其人,只履便西去。
天章蜀家世,生女如士虎。
我叔亦不痴,最宝刘家妇。
道通而为一,何得区文武。
子路冠雄鸡,初不妨学古。
西山厌魑魅,造化儿并苦。
老者方谒医,少者遽搀举。
碧鸡金马间,遍我见诸父。
定当怜小阮,指与税驾所。
勿数大刀头,碧云合已暮。
富贵鄙白首,长安在何处。
梦过漆园胡蝶入,月落松窗烟雾湿。
晓凉却恐老儿寒,惊起薪床穿破褶。
土壁萧条室如水,贷粟何人借甘旨。
金莲驾象得得来,华灯一滴祥光开。
彩晕收还香火寂,门外尘空镜天碧。
桂树残花苍影沉,玉娥扫彻云中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