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径无人到,柴门尽日关。
脱巾垂白发,把酒对青山。
世薄惊时异,身贫得梦閒。
夜深明月下,吟待鹤飞还。
草径无人到,柴门尽日关。
脱巾垂白发,把酒对青山。
世薄惊时异,身贫得梦閒。
夜深明月下,吟待鹤飞还。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即事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画面:一条荒芜的小径少有人迹,柴门紧闭,显示出诗人生活的孤寂。诗人独自一人,摘下头巾,任由白发披肩,举杯对饮,只有青山为伴。他感叹世道变迁,人心浮躁,自身的贫困使他得以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清闲梦境。夜晚月色明亮,诗人静待鹤归,寓言般地表达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冕隐逸高洁的人格特质和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客怀元自恶,非是为秋悲。
一别又三载,百年能几时。
音书无雁寄,心事有鸥知。
遥想菊坡菊,西风香满篱。
曳履江城北,逍遥访仙乡。
扫却千里恨,爱此六月凉。
云根埋宿雨,木末酣斜阳。
峭崖列岩窦,老树攀穹苍。
地坼三关暗,天开一隙光。
青霄丽太白,应此金之芒。
双桃几日熟,冷笑痴吴王。
洞开人已去,刚风舞霓裳。
仙凡本相近,此理自可量。
学诗未学仙,凡骨生惭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