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白石草庐深,今抱园丝就赏音。
温饱不为儿辈计,行藏端在古人心。
鳣鱼堂上春开帐,鸂鶒滩前夜对衾。
拟挂奚囊梅下听,谪仙应共隐仙吟。
长歌白石草庐深,今抱园丝就赏音。
温饱不为儿辈计,行藏端在古人心。
鳣鱼堂上春开帐,鸂鶒滩前夜对衾。
拟挂奚囊梅下听,谪仙应共隐仙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笛的生活图景,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平淡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开篇“长歌白石草庐深”即设定了一个幽静而深远的山林环境,其中“长歌”二字表明诗人在大自然中已经沉浸得如痴如醉,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接着,“今抱园丝就赏音”则是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一种自我安慰。在这里,“抱”和“就”都有收集、享受之意,表明诗人正在用心体味着自然界的声音,这些声音在他看来是一种美妙的乐曲。
第三句“温饱不为儿辈计,行藏端在古人心”透露出诗人对传统文化和生活哲学的一种认同。这里,“温饱”指的是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儿辈计”则是后代的规划和考虑。“行藏端在古人心”意味着真正的道德修养和智慧都隐藏于古人的内心。
第四句“鳣鱼堂上春开帐,鸂鶒滩前夜对衾”描述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景象。其中,“鳣鱼堂上春开帐”描绘出诗人在春天里悠然自得地生活的情形,而“鸂鶒滩前夜对衾”则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最后两句“拟挂奚囊梅下听,谪仙应共隐仙吟”,诗人想象着自己在梅花下挂起琴瑟,聆听自然之音,同时也在呼唤那些隐逸的仙者与他一起吟唱诗词。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对古代智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追求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