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绿竹生笋,黄黄菜又花。
一年今已夏,孤客未还家。
夜对青灯减,朝看白发加。
由来事笔砚,不若艺桑麻。
绿绿竹生笋,黄黄菜又花。
一年今已夏,孤客未还家。
夜对青灯减,朝看白发加。
由来事笔砚,不若艺桑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的旅者春天未归的愁苦与生活的无常。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个人生命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首句“绿绿竹生笋,黄黄菜又花”以生长旺盛的植物描绘出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但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着,“一年今已夏,孤客未还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自己作为一个孤独旅者,还未能回到温暖的家中。
“夜对青灯减,朝看白发加”则是时间流逝在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夜晚的油灯越来越少,早晨的白发却越来越多,这是时间留给诗人身体上的痕迹,也是生命消逝的象征。
最后,“由来事笔砚,不若艺桑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和文人雅事的回忆,但这些都比不上种桑树(桑麻即养蚕,指的是平凡但有成就的家业)的实在。这既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怀念,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安稳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和个人生命体验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以及家国之思的深切感慨。
驱车复驱车,驾言适他乡。
他乡非故里,相知邈何方。
败叶鸣寒蛩,素月流空房。
仰视河汉高,安得凌风翔。
商飙下木叶,游子寒无衣。
山川良阻修,岁暮胡不归。
目送孤飞鸿,羽翼未有依。
愿言守真素,毋劳歌式微。
山高性所乐,好山何处无。
平生乐山夜入梦,神游历历皆方壶。
浮云满空任舒卷,把笔题诗傲轩冕。
长松如龙鳞满身,风雨年年长苍藓。
结巢绝爱当岩阿,平地白云如涌波。
落叶萧萧作飞雨,自看山中秋色多。
日夕樵歌响幽谷,啼鸟关关乱林木。
几年种术茅公山,更弄渔舟武夷曲。
山中过惯真脱尘,但看日月不记春。
岩居高士莫笑我,我亦本是青城人。
自愧长年不归去,遇舜逢尧竟忘虑。
一船烟雨在江南,画里看山真得趣。
桃花水生春尚寒,西来雪岭雪不乾。
出门千里更万里,无缘缩地何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