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斗酒博西凉,但爱斋厨法豉香。
旧事真成一梦过,高谭为洗五年忙。
清风偶与山阿曲,明月聊随屋角方。
稽首愿师怜久客,直将归路指茫茫。
谁能斗酒博西凉,但爱斋厨法豉香。
旧事真成一梦过,高谭为洗五年忙。
清风偶与山阿曲,明月聊随屋角方。
稽首愿师怜久客,直将归路指茫茫。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通过对比鉴赏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开篇“谁能斗酒博西凉,但爱斋厨法豉香”两句,诗人表现了自己对于过简单生活的向往,不再追求豪饮与功名,只愿意享受清贫自在的日子。
接下来的“旧事真成一梦过,高谭为洗五年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一种释然和反思,五年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逝去,而往日的忙碌与追求似乎都没有留下什么实在的意义。
中间两句“清风偶与山阿曲,明月聊随屋角方”描绘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情景,诗人享受着自然界带来的安宁和美好,这里的“山阿”、“屋角”都成为静观的对象,展现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最后,“稽首愿师怜久客,直将归路指茫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长老宝觉的敬意,以及自己对于归途的渴望。这里的“稽首”是对长者的尊礼,而“茫茫”则形象地描绘出归途的遥远和迷茫,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确定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美好与内心平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在物欲横流、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的超然脱俗。
春尽芜城天一涯,白榆生荚柳生花。
满川战骨知谁罪,深属来人戒覆车。
昔人但抱膝,将军拥和銮。
徒知许国易,未信藏身难。
功虽愆岁晚,誉已塞世间。
今人但抱膝,流俗忌长叹。
儒书所不传,群士欲焚删。
讥诃致囚箠,一饭不得安。
珠玉无先容,松柏有后艰。
内窥深深息,仰视冥冥翰。
勿要两脾消,且令四体胖。
徘徊重徘徊,夜雪埋前山。